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3-10
近日,垣曲县英言镇北白鹅墓地考古现场重现忙碌景象。全国首创的山西首座考古发掘地下方舱在这里发挥关键作用,借助数字科技力量,考古工作逐步迈向新高度。
踏入占地16.8亩的考古发掘现场,两座近800平方米的考古保护棚十分醒目。走进方舱,滑轨式平台、超景深显微镜等高科技设备有序运转。考古队员田宏霖借助可升降发掘平台,避免与文物直接接触,细致开展清理工作。考古队员李梦雪紧盯电脑屏幕,通过移动相机传输画面,实时监控发掘进程。
垣曲县英言镇北白鹅墓地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高等级贵族墓葬群。自2020年起,考古队员已从近50座墓葬中发掘出土2200多件文物。2022年,此地被列为科技考古精细化考古试点,第一代地下方舱建成;2023年,升级版第二代方舱投入使用。如今,考古队员借助现场仪器,便能对发掘物品细节与成分进行初步观察判断,极大提高了考古工作效率与文物保护精度。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垣曲北白鹅墓地考古队领队南普恒表示,考古发掘现场就如同实验室,在地下方舱内进行阶梯化发掘,为文物创造了适宜保存环境,让考古人员有更多资源用于文物的发现、识别与保护。据悉,预计2025年六七月份可完成墓葬整体发掘和提取器物工作,七八月份将转入出土文物的整理研究工作。
随着垣曲县英言镇北白鹅墓地考古工作的深入,垣曲县文旅融合迎来新契机。垣曲县文旅部门计划打造北白鹅考古方舱研学基地,全方位展示考古成果,传播垣曲悠久历史文化。这一举措既能满足群众对历史文化的探索欲望,让大家近距离感受考古魅力、沉浸式体验古老文明,又能带动周边群众增收,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记者 王露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