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3-03
记者 朱 姝
“企业自从2024年12月落地垣曲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后,在生产条件、政务服务、区位交通等各方面都感受到了便利,我们刚刚决定将上海及山西临汾的产能全部集中转移到这个基地。同时,我们还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引入6家上下游企业,其中两家企业已经完成入驻。”山西鑫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合光电”)负责人贺振奇说。
位于垣曲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垣曲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以下简称“双创基地”),除鑫合光电外,目前已经入驻隆胜服饰、帛乐纺织品、正胜制衣、舜天服饰、永静服饰、雅之美穿戴甲等十余家企业,初步形成了“服装+电子”产业集群,为倾力打造产业转移优先承接门户写下生动注脚。
垣曲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俯瞰。 记者 金玉敏 摄
完善基础设施
夯实产业承接“硬支撑”
走进双创基地,现代化的厂房整齐排列,宽敞明亮的车间内,各类先进设备一应俱全。已经开工的企业车间,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春节假期刚过,鑫合光电的生产车间内已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机器轰鸣,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精神抖擞,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全力以赴抢赶生产进度。
“今年订单数多,生产任务繁重,我们必须开足马力,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订单任务。”贺振奇介绍说。
鑫合光电是一家以镀锡铜为原材料,从事产品加工、销售以及技术服务的规模化民营企业,主要为上市企业生产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器件等,年订单可达2000万余元。
目前该企业已投资500万元,购置自动化设备40余套,拥有就业人员20余人。2025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累计投资预计将达2000万元,实现产值32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个。
“我们原先是一家在上海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我们与垣曲双创基地达成了合作协议。目前,我们在双创基地内占用1800平方米的厂房,基地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让我们快速度过了磨合期,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投产。”贺振奇说。
该双创基地作为垣曲县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主要规划了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的智能电子产品组装、轻纺劳保用品等产业。目前,已建成面积4万余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水、电、网、气等要素配置齐全,为企业入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在综合服务楼内,会议室、培训室、洽谈室、职工食堂等配套设施,能够满足入驻企业的日常办公和业务拓展需求。同时,基地还配备了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为企业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山西雅之美穿戴甲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给穿戴甲粘贴钻饰。 记者 朱 姝 摄
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产业承接“软实力”
走进位于双创基地内的山西雅之美穿戴甲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之美”)制作车间,百余名员工坐在操作台旁伏案画甲、打磨刷胶、粘贴钻饰……经过员工的精心雕饰,一副副精致漂亮的穿戴甲被制作出来,从这里销至全国各地。
“我们是在去年8月入驻基地的,由于企业的生产属性,出现大量的女性用工缺口。在得知情况后,开发区工作人员立刻帮助我们开展务工招聘宣传,帮我们解决了用工问题。”雅之美总经理丁东说。
垣曲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工作专班,对入驻企业进行全方位服务,积极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店小二”。在保障生产要素供给的基础上,还积极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坚持“线下+线上”相结合,通过抖音、微信、招聘会等方式,全面解决企业用工问题。面对企业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协调相关部门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职工出行难题,协调实现了公交车入基地;针对物流车辆安全秩序管理,协调完成了基地周边路口红绿灯安装和停放秩序整治;针对职工子女假日期间监管难题,举办了职工子女培训班。
据介绍,鑫合光电在2024年12月中旬与双创基地签约,当月21日设备进场立即投产,跑出了企业落地的“加速度”。
鑫合光电作为刚刚入驻的企业,对于双创基地提供的企业服务感触更深。
“企业在产业转移中,出现了资金周转问题。开发区工作人员多方疏通,最终帮我们企业解决了300万元的周转资金。不夸张地说,真的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贺振奇说。
舜天服饰是一家从江苏南京搬迁过来的服装加工企业。该企业专门从事出口服装加工,有稳定的销售市场,目前已投入180余万元,拥有100余台设备,占用标准化厂房7000余平方米,年产出口服装十余万件套,年产值3000多万元,可安排就业130多人。由于标准化厂房缺乏供暖设施,用电取暖每年需额外增加20余万元的电费,再加上每年15万度的生产用电,企业感觉每度7角钱的电价偏高,难以承受。垣曲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导在调研中听到企业负责人反映后,高度重视,通过反复研判、精心测算,决定利用4万多平方米的标准化车间屋顶安装光伏板,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办法降低入驻基地企业电价。
目前,双创基地已与一家光伏企业签订协议,一期拟在现有厂房屋顶装备年产5.2兆瓦光伏板,计划2025年10月投用。二期项目还要再建3.5兆瓦光伏发电设施。
“光伏发电项目投用后,我们企业的电价将从现在的每度7毛降为每度4.3毛,仅我们这一家企业每年就可节省电费10万余元。”舜天服饰总经理沈正伟说。
另外,双创基地还邀请人社、税务、商务、中小企业等相关职能部门,上门开展政策宣讲、项目和资金申报指导等一系列服务,全面提升双创基地服务水平和招商质量。
强化产业链招商
构建产业承接“新格局”
穿戴甲,是一种随时可戴可卸的美甲,这一精致小巧的时尚单品,近年来成为社交媒体和购物平台的爆款。相对于机器甲来说,手工穿戴甲的图案更精致多变,流行度更高。通过开展“双招双引”活动,垣曲籍在外优秀人士丁冬回乡创业,成立雅之美穿戴甲公司。
雅之美是一家集穿戴甲研发、设计、加工、生产于一体的纯手工穿戴甲源头工厂,占用厂房2000余平方米,是全国范围内较大的穿戴甲生产基地之一。该公司带动就业200余人,日产能达到10000单左右,日销售额约10万元。在这里,“指尖艺术”已然成功转化为“指尖经济”。
采访中,记者看到,在双创基地一角的空地上,几台挖掘机正轰隆隆地紧张作业,为项目二期的建设作准备。
“这里是双创基地的二期项目光电产业园的建设现场,投资达1.2亿元,预计将在今年10月正式投运。在这里将建成7栋厂房,建设面积达4万平方米。”垣曲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台雷说,“目前我们已经与8家光电企业签订框架协议,企业入驻后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拉动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年产值达5亿元,届时双创基地内的光电产业将初步实现聚集效应。”
双创基地目前重点面向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及成渝城市群等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引入鑫合光电企业后,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采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敲门招商、“飞地”招商、乡情招商等多种招商举措,积极引入上下游相关配套企业。随着光电企业的相继入驻,该基地必将形成完整的产业集群,降低企业间的物流成本、沟通成本和交易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同时,光电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势必吸引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如原材料供应、设备制造、技术服务等,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基地内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增强区域经济活力。
凭借过硬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双创基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大量企业的入驻,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带动居民就近就业,也促进了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