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子晚报时间:2025-02-14
□冯秋红
没想到,《哪吒之魔童闹海》最动人的力量来自情感:父子情、母子情、兄弟情。三组亲子关系构成电影最大的看点:哪吒与父母、敖光敖丙父子、申公豹与父亲弟弟……三组人物皆相亲相爱、渴求上进,在现实的天罗地网中力求打拼成仙,却又屡屡被碰得头破血流,由此铺陈出厚重的情感基石和激烈的矛盾冲突。于此,经典故事完成当代化再造,与时代的情感、价值汇合,引发多个年龄段观众的强烈情感共鸣。
《封神演义》一书写哪吒“剔骨还父、析肉还母”一节极为惨烈:哪吒厉声叫曰:“一人行事一人当,我打死敖丙、李艮,我当偿命,岂有子连累父母之罪?……我今日剖腹剔肠,剜骨肉还于父母,不累双亲,你们意下如何?”……哪吒便右手提剑,先去一臂,后自剖其腹,刳肠剔骨,散了三魂七魄,一命归泉……1979年的动画片《哪吒闹海》延续这种设定,表现出哪吒对整个封建社会父权的反抗精神、试图摆脱社会和家庭的束缚寻求自我实现的个性理想,但在当下,社会环境、家庭关系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设定,已经很难让当下人尤其是年轻人共鸣。
《哪吒之魔童闹海》延续前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父慈子孝的设定,但把李靖夫妇对哪吒的爱和保护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难过时的一句“我懂你”,简单却温暖;殷夫人追着哪吒一路叮咛像极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母亲形象,哪怕哪吒变成刺猬,母亲也会紧紧地把他抱在怀里,当哪吒想要牺牲自己保全父母时,殷夫人果断打掉了毒丸……父母无条件的爱,是哪吒最坚强的后盾,给了哪吒喊出“小爷是魔,那又如何”的勇气。
(《扬子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