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1-09
记者 孙 雄 余 果
新年伊始,广袤的河东大地,处处澎湃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的磅礴力量。1月8日,市委五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回顾总结了2024年全市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形势任务,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进一步激励和动员全市上下锚定“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阔步前行,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运城新篇章。
奋楫争先
实干担当谱新篇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行进。过去一年,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优,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中国式现代化运城实践迈出坚实步伐。会上,与会同志凝神倾听,认真记录,并圈出他们关注的“关键词”,分组讨论中就相关部署如何落地落实亮出举措。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盐湖区委书记李永辉说,要锚定“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着力推动产业项目的引育。“一产”,要聚焦“特优”战略,放大盐湖粮食、果蔬、畜牧、中药材四个主导产业的优势,持续推动新品种示范、新技术推广、新模式应用。加快推进鑫荣懋无土栽培育苗、吨半良田、高标准农田等38个项目建设。“二产”,要聚焦转型升级,内部挖潜做强、承接产业转移做大,围绕“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食品”四个产业集群,持续推动120家规上企业升级改造、做精主业,持续推动上下游链条企业梯次落地、集群发展。“三产”,要聚焦文商融合,持续推动文旅、文博、文创、文艺联动发展,持续推动批零住餐等传统服务业与文化、体育、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多元联动、协同共进,持续推动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中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互动发展。推进“批零住餐”、交通运输仓储等38个项目开工建设。实施旅游景区改造升级项目,满足消费者全景化体验、全时段消费、全业态感受的需求。
高质量发展是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深化改革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自成说,要紧紧围绕“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聚焦主导产业,注重融合发展,推动改革突破,不断增强开发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要加快实施“3633”战略,以发展汽车装备制造、铜基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产业为抓手,全力培育壮大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铜基新材料产业园、光机电产业园、特色消费品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和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六大园区。倾力打造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人力资源三大服务平台,锚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三大任务,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争做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的先行者,当好产业转移优先承接门户的主力军,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的示范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运城新篇章作出贡献。
放眼全年,如何把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闻喜县委副书记、县长解更生说,一是落实好项目建设。围绕打造“产业转移优先承接门户”,用好钢铁、金属镁省级产业链链主企业和市级玻璃器皿专业镇平台,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和投资落地率。二是落实好文旅融合。围绕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加快推进闻喜博物馆、文化中心智慧文旅等项目建设。三是落实好改革和开放。围绕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扎实推进市委部署的45项改革任务,稳定龙头企业进出口贸易,打造优势出口产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四是落实好乡村振兴。围绕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加大乡村基层治理力度,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不断改善乡村面貌。五是落实好生态保护。围绕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守护好闻喜的绿水青山、蓝天净土。六是落实好民生改善。聚焦“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加快民生重点项目建设,用心用力解决好教育、卫生、就业、民政、社保等各项民生工作,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温馨、更美好。
笃行不怠
聚焦重点抓落实
句句关乎发展,字字心系振兴。推开每一扇分组讨论小组会议室的门,扑面而来的,是不断迸发的激情,是徐徐升腾的力量。大家说感悟、话行动、展未来,凝聚起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运城实践的强大动力。
过去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克难攻坚,砥砺前行,推动经济运行持续稳定向好,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省前列。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樊双全说,一是聚焦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统筹推进实施一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更大力度促改革重保护。二是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年”,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和要素保障,更大力度拧项目扩投资。三是聚焦“两重”“两新”、产业转型、民生保障等领域,更大力度争资金助发展。四是聚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培育步伐,更大力度抓创新激活力。五是聚焦“十五五”规划编制,争取更多事项、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盘子,更大力度强谋划蓄势能。六是聚焦完成全年发展目标,持续强化经济运行分析研判,盯紧一季度开门红,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更大力度拼经济增实力。
2024年,市招投中心聚焦招商引资这个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全年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539个,签约金额3127亿元。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招商投资促进中心主任黄锋斌说,要聚焦产业转移,夯实“7+17”招商小分队,划区域深度对接东部沿海城市,共享营商乐土,实现双赢、共赢。聚焦新质生产力,激活运城转型综改示范区、“晋创谷·运城”等招商引资新引擎,加快招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低空经济、银发经济等战新产业项目。聚焦优势产业链,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延链补链强链,提升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统筹全市招商一盘棋,优化招商项目共享流转,成立重大项目推进办,闭环推进项目加快落地;统筹盘活存量和做好增量“双引擎”,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合汽生材”战新产业培育壮大;统筹开展多种方式招商,以招商引资之“力”加快项目建设之“进”,用招商引资之“功”绽放更多产业“丰艳之花”。
一个个关键词,一份份成绩单,彰显了全市上下跳起摸高、比拼赶超的精神状态,也诠释着我市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沉稳、越走越坚实。市工信局(国资委)党组(党委)书记、局长白根虎说,一是全力以赴稳定工业增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经济运行监控,协调要素保障,确保完成年度目标,夯实全市经济发展的“底盘”。二是持续提升工业产业能级。抢抓国家开展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契机,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以打造“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为目标牵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谋划实施总投资700亿元、300个制造业项目,发挥好技改资金激励作用,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效,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实现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
赓续前行
锚定目标提质效
在刚刚走过的2024年,全市上下铆足干劲、狠抓落实,“成绩单”提振信心;在新旧交替的节点,我们实干担当、奋勇争先,“任务书”催人奋进。
发展如征途,掌握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困难,才能找到前行的方向和潜力。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小光说,一是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创新活力。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河东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的系统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二是发展全域旅游,集聚产业支撑。加快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教育、体育等资源整合集成、业态跨界联动,积极培育旅游新兴业态。三是聚焦三大问题,加快消费升级。聚焦解决“人气、特色、高端”三大问题,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优化消费体验新方式,努力使全市文旅消费场所更加多元,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消费结构更加优化升级。四是完善配套服务,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健全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联动机制,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规范和加强涉旅网络舆情引导处置工作,提升涉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维护全市文旅发展形象,全力打造旅游友好型市场环境。
一个个目标任务、一项项务实举措,鼓舞士气、振奋人心,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激发了干劲。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家敏杰说,一是坚持高位谋划,在应用场景建设上花力气、出实效。现代农业方面,谋划农产品增产保供、“智慧大棚”等应用场景。文物保护方面,谋划文物数据资源创新应用。生态保护方面,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谋划应用场景。数据资产化方面,加快推动企业数据资产入表。二是坚持系统推进,在要素配置改革上下功夫、见真章。全面推进共享,完善政务数据目录,协同推动主动共享和按需共享;全力推进开放,明晰权责范围,确保公共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全速推进利用,加快数字底座建设,实现公共数据“一本账”管理等。三是坚持双向发力,在数字经济发展上做文章、提实绩。数字产业化方面,立足产业转移优先承接门户定位,全力吸引一批优质数字产业企业落地运城;产业数字化方面,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专业镇,抢抓战略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前行方向清晰明确,奋进坐标更加笃实。随着会议的胜利闭幕,大家满怀豪情步出会场,纷纷表示,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工作安排上来,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主动作为、锐意进取,对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紧抓不放,攻坚克难,努力干出实绩、干出担当,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而不懈奋斗。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