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冬修水利不停歇 水清渠畅润民生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12-30

□记者 刘凯华 杨洋 文图

夹马口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施工现场

夏保安澜,冬修水利。入冬以来,夹马口引黄灌区抢抓晴好天气,推进夹马口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新增恢复水浇地2.4万亩)建设。作为2024年的省级重点工程,该工程是我市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民生工程。另一头,盐湖区的防洪排涝通道常硝渠与姚暹渠提升改造工程也在抓紧时间“强筋壮骨”,力争明年入汛前恢复渠道行洪功能,保障中心城区防洪排涝安全。

姚暹渠提升改造工程施工现场

近日,记者在夹马口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施工现场看到,现场一派繁忙,大型机械设备轰鸣作响,施工人员有序地进行着各项作业。此次改造工程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对吴王水源站22台机组设备全部进行更新改造。作为夹马口引黄灌区的提水枢纽,该水源站为灌区提供水源保障。该水源站同时也是黄河上首座、目前流量最大的混合浮体泵站。“项目建成后,将提高灌区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并进一步优化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成设施完善、用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灌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保障。”运城市夹马口引黄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谦说。

“泵站在原址上按标准化厂房进行新建,建设完成后,泵站提水流量将达到30.5立方米每秒。”在夹马口一级站主体厂房现浇和压力管道安装铺设的施工现场,夹马口引黄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工程技术负责人武强介绍,改造后,这里不仅单台水泵流量大幅提升,自动化监控、智能操作水平也有效增强。

12月26日,在盐湖区常硝渠提升改造工程龙居镇长乐村段现场,吊车、运输车、叉车等机械有序作业,忙着运输物料,抢抓时间加固边坡,渠底混凝土底板硬化扫尾工作也在进行。据悉,该工程设计安全下泄流量为38立方米每秒,可满足城市防洪排涝需求,将有效解决常硝渠中下游段的防洪排涝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盐湖区除了提升改造常硝渠以外,还有对城市主要防洪排涝通道姚暹渠的提升改造。

离开常硝渠往北,便是与常硝渠并行的姚暹渠。在刚刚动工的姚暹渠龙居镇下张耿村段,多台挖掘机协同作业,忙着清理土层,铺开作业面。姚暹渠是涑水河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支流,也是中心城区唯一穿城而过的骨干河道。记者了解到,该工程将通过渠道扩容、新建堤岸、疏浚沿线配套设施、完善水系等,让姚暹渠水更加畅通地引入黄河湿地。

头年修水利,来年底气足。

今年以来,盐湖区将常硝渠、姚暹渠、521国道列为“两渠一路”年度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其中,常硝渠、姚暹渠提升改造工程按照打造“百年工程”规划设计,共争取省级资金3.76亿元。常硝渠工程已具备通水条件,姚暹渠工程将在明年主汛期来临前具备通水条件,从根源上保障城市安全度汛、农村河湖安澜。另外,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建设,夹马口一级站主体工程即将完工,整个工程进入收尾阶段。作为夹马口引黄灌区的一级提水站,夹马口一级站至今已累计运行64年,受益范围涵盖临猗、万荣两县12个乡镇70.6万亩农田。不难想象,夹马口一级站改造完成后,一定能为周边群众提供更加及时、高效、平稳、足额的供水服务。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