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12-18
□记者 樊朋展
守护群众出行平安,是交警部门最主要的职责使命。为此,近年来,我市交警部门持续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将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作为提升安全防护水平、减少交通事故死亡的重要举措。
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对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统计数据显示,我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80万辆,汽车保有量超百万辆。戴头盔、系安全带,这看似不起眼的小小举动,却维系着我市上百万名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宣传引导先行、教育劝导结合、行业示范引领、社会协同共治……行动开展以来,在我市各级交警部门的引导、整治下,摩托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的现场查处违法量有了明显下降,群众安全头盔佩戴率、安全带使用率明显提升,“一盔一带”成为群众安全出行标配。
4年多来,全市交警部门以主要路口、路段为重点,采取定点设卡和巡逻管控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对不佩戴安全头盔和不系安全带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导、纠正、查处。盐湖交警在中心城区设立多个执勤点,对存在不规范行为的驾驶人,通过设立交通规则学习点、让驾驶人发微信朋友圈集赞等方式,督促市民养成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习惯,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
“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开展以来,我市还积极推进电动车管理立法进程,出台《运城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并于今年11月1日实施。该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及搭载人未佩戴安全头盔将予以处罚。
当然,制度的重点不在于“罚”,而在于“教”。
活动中,各地交警部门结合交通安全“七进”教育,深入企业、驾校、社区等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着力营造遵规守法、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盐湖、万荣交警部门结合辖区实际,在各路段、街道通过LED显示屏,全天候、高频次滚动播放“一盔一带”交通安全宣传标语和平安出行提示,全面深化交通安全社会宣传覆盖面,提醒广大群众要时刻绷紧“安全弦”。
运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邀请媒体记者随警报道百余次,不间断曝光不佩戴安全头盔典型案例;通过微信、微博、报纸等平台发布宣传提示信息上千条,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和头盔普及工作。同时,运城交警还深入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让“广播喇叭响起来”“互联网络联起来”“手机微信发起来”“广场电影放起来”,让“一盔一带 安全常在”的观念深入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这些举措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应,推动人们自觉把安全意识转化为安全行动。经过一个月的运行,记者在中心城区多个路口走访发现,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的比例超80%,并且连续3次红绿灯的间隙,在路口等红绿灯的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头盔佩戴率几乎达到100%。
值得关注的是,在佩戴安全头盔方面,仍存在佩戴不规范和部分头盔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全市交警部门还要继续稳扎稳打、推动“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常态化,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治理水平,巩固治理成果,全力以赴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让我们共同努力,从自身做起,养成佩戴头盔的好习惯,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的出行环境。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