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4-12-13
刘景忠
过去有段时期,学生读了中职或高职,几年后只有就业一条路可选,难以继续深造,这正是职业教育的赛道之“短”的典型反映。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职业教育的功能受损,社会急需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严重不足,职校生也容易被贴上负面标签。其中的关键在于,不少专业领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的周期,中职或高职三年左右的学习、培训明显不足。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破各类桎梏,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开拓出了“广阔天地”,尤其是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现代职教体系的确立,职教高考制度的实施,职业本科的应运而生等,让职校生的成长赛道不断延伸,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尤其是一些地方开始探索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并积极在职业教育领域强化中高职贯通培养,直接加长、拓宽了职业教育的赛道,契合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特点和成长规律。在这样一条宽且长的赛道上,千千万万职教学子得以发展特长、发挥强项,一展风采。
据悉,近日上海市教委同意2025年增设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职业学校联合举办的28个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专业。这一举措,无疑是助力当地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利好消息。据悉,进入这28个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专业的学生,前3年按中职校有关规定管理,高职阶段按高职院校有关规定管理。不夸张地说,学生只要进入相应的人才培养通道,经过五六年的专业学习、实训,将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多年来,企业招聘高技能人才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两难”问题长期存在。在此背景下,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任务,并明确了到2025年“全面推进”、2035年“基本建成”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不仅要求“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社会风尚的形成,更呼唤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期待各地进一步加大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力度,并进一步扩大职业本科教育规模,让职教生的成长赛道愈发宽广。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