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盐湖区残疾人李望:“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11-23

□记者 郝丽莎 范楚乔 文图

初冬的早晨,记者来到位于盐湖区冯村乡燕家卓村的红云超市。超市经营者李望,正在门口和其他村民闲聊。

这个小超市,是李望和爱人多年用心经营的小店。虽然腿脚不便,但凭借着踏实肯干、自立自强,李望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整个家庭,和爱人把一双儿女抚养成人。

“残联给我提供了贷款,帮我创业,还让我享受了辅助器具补贴。身体的障碍不能阻挡我努力奋斗,虽然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但人生就是要勇往直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李望说。

自主创业撑起小家

李望今年59岁,20多年前的一场意外事故导致截肢。

“出事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没有了收入,家里的生活都成问题。当时想着,年都过不去了。”回忆往昔,李望感慨。

纵有万般苦,生活仍可期。李望一家人并没有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而是调整心态、乐对生活。

打过工、摆过摊、种过地……刚开始,李望还没有安装假肢,就拄着双拐和爱人一起赶集市,摆摊卖水果。不论严寒酷暑,他们都风雨无阻。

有了一些积蓄后,二人便前往外地找活干,但由于经验少赔光了本钱。回乡后,他们只能继续靠种地为生。

不过李望在这次外出的经历中也有所收获,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后来,在残联惠残政策的帮扶下,李望在村中心盖起房子,并开了一家小超市。

“当时十里八乡还没有人开超市,我算是第一批。”李望说,既然外地开超市的那么多,这个行业一定有前途。

“不管怎么样,必须把这个家撑起来。”这个信念,支撑着李望的奋斗意志,他说,“孩子要上学,家里日常生活都要用钱。一定要摆正心态,日子才能过下去。”

在夫妻俩的用心经营下,小超市赶着市场的红利期赚了些钱。李望便在门店后面盖起了小院,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后来,李望享受了残联的惠残政策,安装了髋离断假肢,不用整日架着拐杖生活、做生意,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惠残政策助力自强

“老李,最近好吗?”“好着呢,快来屋里坐会儿。”采访当天,山西康德诚辅助康复器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建平见到李望后,热情地打招呼。

提及残联的好政策,李望表示,此前他曾两次享受辅助器具政策采购项目,今年享受的是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货币化补贴政策,受益颇多。

“我之前的假肢有些坏了,正好残联有补贴政策,我就提交了申请,9月份换上了新的假肢。”李望说,3次辅助器具惠残政策,让他前前后后省了不少钱。

“有了假肢,不用拄拐了,解放了双手,干活儿方便多了。政策是真好,定点机构工作人员服务也好,残联工作人员还经常入户看我。”李望说,“我正缺个辅助器具,残联可是帮了大忙了!”

时光匆匆,李望的两个孩子现在已长大成人,夫妻俩依旧守着超市,过着自己的生活。

采访间隙,李望的爱人打完零工回家休息。“根本没想到能有现在这样的光景,多亏了残联的帮助,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她说,“孩子爸一个人在家守店,我就在附近打个零工。我们还能干,就要靠劳动过上更好的生活,给国家少添点麻烦。”

记者手记

人生难免有不如意,积极的心态和自强的精神,能给予人们重新振作的勇气和力量。自己奋斗,自强不息,加上党和政府、残联部门的关心与帮助,让所有的幸福都有了可能。

采访过程中,李望夫妻俩勤劳肯干、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令人钦佩。他们的经历,是我市部分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生活缩影。

身体的障碍,没有击垮李望的意志,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和对家人的爱,他不断尝试、勇于拼搏,风风雨雨数十年,闯出了一片别样的天地。

“我经常和儿女们说,要不是你爸辛苦地一年四季摆摊卖货,要不是党和政府、残联部门的帮助,哪有咱家的今天?”李望的爱人说。

过去的苦日子,每一个回忆瞬间都写满了艰辛和不易,也磨砺出了他们坚强的意志,留给儿女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他们知奋斗,更懂感恩。 记者 郝丽莎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