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期期艾艾

来源:江苏科技报时间:2024-10-30

□南风

“期期艾艾”形容人说话结结巴巴不清楚,这个成语与汉朝将军周昌和三国时期魏国将军邓艾有关。可这两人相距几百年,怎么就被组合在一起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成语故事——期期艾艾。

汉高祖刘邦晚年对戚夫人十分宠爱,甚至想废掉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为太子。此举遭到朝中很多大臣的反对,汾阴侯周昌更是极力劝阻。刘邦很生气地问他:“你如此反对朕的旨意,说说你的理由!”周昌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加上又在气头上,口吃得更加厉害,他说:“我的口才不好,反正陛下这样做期……期(极其)不可,如果陛下坚决要换太子,臣是期……期(极其)不敢奉命的!”

刘邦见他说话磕巴、脸红脖子粗的样子,不禁被逗得笑了出来,只好无奈作罢,悻悻离去。周昌口吃,因而把本不需重叠的“期”字说成了“期期”。这就是“期期”典故的由来。

三国时期,魏国大将邓艾也有些口吃。邓艾早年家贫,以放牛为生,但他勤于读书,后因才学过人被推举为都尉学士。因口吃的毛病,他有很长一段时间再也没有升官。后来,邓艾受到司马懿的赏识,开始官运亨通,做到了南安太守。

邓艾口吃,说话时称自己是“艾……艾……”。有一次他参加司马昭的聚会,与别人交谈时又开始“艾……艾……”。司马昭就拿他开玩笑:“你老说‘艾艾’,到底有几个‘艾’呀?”邓艾也不示弱,说:“凤兮凤兮,难道不是一个凤?”邓艾的回答不仅为自己解除了尴尬,还暗自比为人中龙凤,一语双关地抬高了自己,其智慧令人拍案叫绝。这就是“艾艾”典故的由来。

后来,人们就把这两个故事联系起来,用“期期艾艾”来形容口吃的人说话不流利。

 (《江苏科技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