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10-30
平常我们表扬一个女性秀外慧中、里里外外都很在行,一般会用“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为什么“厅堂”是“上”,“厨房”是“下”呢?原因大致有4点。
首先,跟房间的采光相关。
中国位于北半球,为了采光,房子一般都是坐北朝南。这在古代指的是大门朝南,而现在多数人住单元楼,坐北朝南指的是阳台、客厅、主卧等主要采光面朝南。今天讨论的是传统建筑,比如北京的四合院。从采光角度看,正房毫无疑问是“C位”,厢房第二,最南端的倒座,门和窗都朝北,基本上没有任何采光。按照家里的长幼尊卑,正房当然归家长,长子住东厢房,次子住西厢房,女儿住后罩房,仆人住外院。
这个时候,如果把“上”和“下”当成形容词,那么,北面的一排房子为上,南面的房子为下。
其次,要看房间的功能。
厨房一般布置在院子的东南角,这里离南边屋子最近,无论是下人烧饭还是拿取柴火都比较方便;厕所一般建在北边,因为北边是长辈的主宅,给长辈行方便。所以,去厕所是“往上”,去厨房是“往下”。
第三,“上厅堂、下厨房”和古人歧视做饭相关。
中国古代有“男尊女卑”的说法,厨房一般是女子活动的地方,所谓“君子远庖厨”,所以去厨房自然就被叫“下厨房”。厅堂这种地方,因为地位等级的要求,只能“地位高”的男性出入,呼应了“上厅堂”一说。
有人可能会说“下厨房”象征着身份低,那去外面吃大餐为什么也叫“下馆子”呢?难道下馆子说明身份低吗?不应该正好说明身份高、兜里有钱吗?其实,关于“下馆子”还有一个来历。古代是农耕社会,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所谓“士农工商”,做生意、跑江湖的商人是被人瞧不起的,所以,他们开的旅店、饭馆一般来说也被人看得比较低。 (《北京青年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