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9-27
□徐信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祖国,亲爱的母亲,在这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里,我要把最美的礼物敬献给您!
最美的礼物是什么?我思来想去,是2008年11月退休以来的奋斗成果。
出书存史利后人
15年来,出了三部书,共13册,522.3万字。其中:《求索之声》分上、下册,是2009年9月出版的,创作历时8个多月,是一部献礼书,是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主要内容是从反映自己工作和主政之地的新闻报道、上级通报等中精选的;《改革之声》共6册,是2016年6月出版的,历时6年多,是献给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主要内容是从自己工作以来的文章、讲话、批示、信件等中精选的;《奋斗之声》分5册,是2019年8月出版的,历时8年多,是献给共同奋斗的父老乡亲、战友和亲朋的,主要内容是总结几十年来自己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经验,以启迪后人。
这三部书,我称之为人生“三部曲”。
这三部书是浓浓烈烈的感恩之书,感恩党的教育培养,感恩祖国的哺育呵护,感恩人民的厚爱支持,感恩战友的鼎力相助,感恩亲人的理解关心;是实实在在的资料之书,为曾工作之地提供了丰富的、翔实的党史资料。每部书出版后,我都亲自上门将此书捐赠给有关单位、母校和故乡,礼送给风雨同舟的战友和亲朋,从而兑现了自己“甘当一个义务资料员”的承诺。
人常说:“板凳甘坐十年冷。”对于一个六七十岁的人来说,要出这么多书是有很多困难的,酸甜苦辣是难以想象的。比如,从搜集材料到正式出版,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仅校正就要十来次,一次500多万字,十次就是5000多万字。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然而“心中有党,浑身有力量”,我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以排除万难的决心、宁静致远的静心、持之以恒的恒心,战胜了酷暑炎热、汗流浃背,战胜了眼干眼涩、眼肿眼疼,战胜了腰酸腿硬、手腕困疼……如期完成了出书的任务。
而今,每当我看到厚厚的13本书时,心里总是甜滋滋的,眼里总噙含着胜利的泪花。
而今,每当我看到那一摞摞20多本捐赠收藏证书和荣誉证书时,心里总是自豪的、幸福的。
笔耕不辍颂时代
15年来,我不仅著书立说、“存史资政育人”,而且紧扣时代脉搏,在党和国家的重要历史节点写一些文章在新闻媒体上发表。迄今,已发表49篇、达205320字。
比如,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发表《瞻仰马克思故居》;改革开放40周年,发表《春天的故事》《春风又绿汾浍畔》等5篇文章;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发表《向祖国母亲的汇报》(上、下)《徐宽福在坦赞铁路的日日夜夜》(连载10期)两篇文章;建党100周年,发表《红岩精神代代传》《光辉文献照征程》等4篇文章;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表《听二十大报告的感言》《学〈报告〉心亮堂》两篇文章;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表《难忘与柴老的三次交往》《叔父的南下路》两篇文章等。与此同时,对发生在身边的、感人的典型人、典型事,也写了一点文字,发表了《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的楷模——赞书法家张有道的艺术奉献精神》《于微细处见精神》《推荐一本好书》等5篇文章。
编修家谱传家风
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党员多、干部多、在外工作人员多。为了恪守家训、传承家风,我曾两次编修家谱。
从2016年6月开始,经三年半的苦战,于2019年12月出版了《开张南庄徐氏家谱》。此家谱,图文并茂、古香古色、大气厚重,共15.1万字。同时围绕家风建设,我还发表了《祖孙情深》《父德如山》《恩深似海》《叔父的叮咛》《慈爱的告诫》等7篇文章。
热爱家乡寄深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想为家乡多做点事。15年来,我向村里捐赠《谈治国理政》《摆脱贫困》等书70册;参加了《东开张村志》的编纂工作并担任“顾问”,承担了20多万字的村志校正和修改工作;出席研究重要活动5次;提意见建议25条;提供老照片11张、报刊文章4篇、资料12份;应邀为村志题词。在此期间不计回报,得到了村民的认可,还被写进了村志《后记》之中。2022年村志出版后,我发表了《我为〈村志〉添斤两》一文。
为宣传家乡,我还发表了《在老家的日子》一文,描写了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新变化、新面貌、新景色;《腊月恰是乡村的岁首》和《童年四季之趣》介绍了家乡的民风民俗和优秀的传统美德;《打胡基》和《碾麦场的记忆》讲述了家乡农耕文明的故事和村民的家国情怀。
终身学习志不移
15年来,我始终践行着“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的座右铭。学习,已成为我的生活习惯。
一是坚持天天学习,看书、看报、看电视、上网,从2020年5月1日起在“学习强国”学习,4年多来,一天不空、一题不短,白天有事晚上补,任务不完不睡觉,还获得了“学习强国”颁发的证书;二是坚持天天记日记,目前已记19本;三是坚持写总结,即月月写小结、半年写中结、全年写总结,每月小结之后,都要写一首诗,至今已写189首;四是坚持年年做剪贴,至今已剪贴11本;五是坚持年年旅游,旅游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既能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熏陶,又能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还能品尝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每次旅游归来,我都要写一篇游记,现已发表《重游杜甫草堂》《我爱三角梅》等5篇文章。
有耕耘,就有收获。2021年,我荣获中共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2019年至2024年,连续6年获得运城市委党校党委颁发的“优秀共产党员”证书;2024年5月,获“2024年山西省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光荣称号。
这就是我退休15年来所走过的路、所做的事、所奋斗的成果。但我深知,自己做得还不够,离祖国母亲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席卷着神州大地,其势如滚滚长江奔腾向前。作为您的儿女,我绝不会掉队、歇脚,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定会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牢记初心使命,斗霜雪、战风浪,永远跟党走;定要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路上,立新功、创新业;定要为运城的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奉献力量、增光添彩!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