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唐克扬:依托古建 讲好故事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9-26

“好运城,古河东,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谈及运城,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唐克扬忍不住感慨:“历史厚重、古建众多、关公故里……文化精彩纷呈,让人过目难忘。”

他说,因为专业研究过古代文化,之前对运城更多的是纸面上的感受,没有实地考察过,没想到这里就是典籍中的“河东”。

此次运城之行,让唐克扬对关公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之前,他并没有把关公的出生地和故事形象精准匹配,在运城有了空间的感知后,一切变得很具象。关公的老家解州,到了当地后才变成正确的“hai”州。

“解州关帝祖庙里满满的人间烟火,既有繁盛的信仰,又有古老苍茫,极具历史气息。”唐克扬说,正因为运城具备庙宇、城市空间、雕塑等多种文化物态表现形式,故而关公故事能讲述得生动鲜活。

在唐克扬看来,古建不仅见证了一段历史,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过去大家不太重视古建的意义,更倾向于讲述故事本身。四大名著,都是在讲时间中的故事。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感知以前是通过文字,现在是通过更直接的影视形象来传达,然而图像有一定的局限性,让人无法真切地感知历史现场。而古建的存在,给了我们另外一种穿透生命体验的“看”,古人的音容笑貌、市井生活等,仿若就在眼前。可以传承和再建构的“空间”存在,弥补了历史的遗憾,让人们更清晰地理解了关帝庙的深层价值。正是这些建筑更久远的存在,通过时间的流逝,影响着人类的文明与认知。

“来到解州关帝祖庙,实地真实观看,和电视、手机上看高清视频、图片是不一样的。”唐克扬认为,“历史在沉默的时候,只有空间在说话。”是关帝庙的存在,让过去的信仰传统变成一个栩栩如生的立体的“生境”,形象地演绎着关公故事。这也是为什么关帝庙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的原因。

“信仰是一件既通俗,又严肃的事情,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核心价值。”唐克扬说,“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传统中,需要有类似关公这样非常具体的历史人物,通过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带领大众建立起一种向上向善的核心价值。”

如何在年轻人中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唐克扬强烈建议在这个时代重视“数字人文”的潜力。将文化以现代的方式浮现、复现,用具体的空间讲述,是大家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从游戏《三国》到《黑神话:悟空》,深层次从“空间的逻辑”浸入历史,不单是玩游戏,还可以有一些更超越的价值体验,既是故事情节蕴含的义薄云天,也是神话故事带火的山西古建。

不管文旅数字化,还是景点建设,抑或是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挖掘,他的看法是,不一定总需要宏大的文化工程,做到轻量级“聪明开发”就好,要尽量贴合大众的欣赏和使用习惯。

唐克扬说,他喜欢一些更久远且少人工的遗迹,那些是时间雕凿未被打扰的历史,而恰恰运城就有。他想沿着古人的足迹,登鹳雀楼,眺黄河,领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景;到秋风楼,观落霞,体会汉武帝一代雄主的视界和情怀。 记者 薛丽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