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夏县人民政府时间:2024-09-24
裴介关帝庙对台位于夏县裴介镇裴介村委会大院内。南北长44.4米,东西宽16.5米,占地面积为732.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梁脊板题记,南台重建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清道光二年(1822)、20世纪70年代进行过维修;北台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和清乾隆四十年(1775)两次重建,20世纪60年代进行过大修。两台南北相对,相距25.9米。南台系裴介关帝庙之山门,坐南朝北,有高1.62米的砖砌台基。一层为砖券三门洞式,中门较宽较高,两侧门稍窄稍低,山门外墙体全部为砖砌;二层于门内三门洞上铺设楼板构成戏台。中门洞为主台,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台下前沿设檐廊,单檐硬山顶。五架梁施驼峰承托三架梁,柱头斗栱三踩单昂,明间斗栱三踩并出45度斜昂。两侧门洞为化妆间,各有门通向主台,均面宽一间,进深两椽,单檐硬山顶。北台原系关帝庙献殿,坐北朝南,砖砌台基高0.8米,面宽三间,进深两椽,卷棚歇山顶,檐柱采用移柱造手法,石柱础下雕覆莲,上有鼓镜。台前扇面墙及短墙为20世纪60年代改建。裴介关帝庙对台作为宗教建筑和戏剧舞台的混合体,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戏剧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1985年,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县政府重新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