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9-23
嘉宾王水成:全国食疗养生大会高级顾问,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
中国传统为人处世之道讲究以“和”为贵,比如我们常说的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等。一个“和”字蕴藏着无穷的智慧,那么它和我们的养生又有哪些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地利人和有健康”。
【问】中国人凡事讲究个“和”字,在成功之路上,中国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养生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吗?
【答】养生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为了保护生命、繁衍后代、保持健康所进行的一些自我保健的方法。天地人和,其核心思想为一个“和”字,得天时、地利、人和者,可健康长寿。
应天时,人赖天地之气而生。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和气血运行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所谓“天时”,就是要知道人体健康、疾病与季节的关系。季节改变了,养生也得随“季”应变。
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一般随天时气候变化而变。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不同,致病的性质也就有所区别。春天气候温和应防温病,夏天气候炎热应防暑热病,秋天气候干燥应防燥症,冬天气候寒冷应防伤寒。痹症、哮喘等病症,也往往在气候急剧变化之际,或季节更替时节复发甚至加剧,故应提前预防。
不仅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一日之中昼夜的变化也会对人体的生理及病理活动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知天时变化与人体生理节律的关系,采取相应的养生保健措施,是健康长寿的保证。
【问】那我们该如何理解“地利”与人体养生?
【答】顺地利,人赖天地气味以养。所谓“地利”,就是要了解人体健康、疾病与地域的关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久居南方或北方的人,一旦南北易居,多不适应新的地理环境,有的甚至会因水土不服而发病,影响健康。故要入乡随俗,在饮食、居住、穿衣、防疫、保健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防范措施。
简单来说就是顺应地理的变化。比如,北方人口重,南方人饮食味淡。各地有各地的地方特色,我们应该顺应这种地方特色去生活,而不能逆之、违之。
但近些年好多人的肠胃突然比以前差了很多,许多年轻人得了肠胃病,这和一些地方菜肴的地理特色有关。比如,川菜讲究麻辣鲜香,味道极好,不要说年轻人,中老年也是比较喜欢吃的,但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却忘记了节制。川菜是四川的地方特色,因为四川地区地势低洼,湿气重,长期生活在那里的人体湿大,需要辛辣的食物来排湿毒。但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本来就是燥多湿少,吃太多的辛辣食物,必然会上火、长痘痘,时间久了,肠胃就吃坏了。所以,吃东西不要只图味道美,要注意和自己的生活环境相结合。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