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市建·翰林学府建得好,还管得好……

这个小区 重新为棚改打样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9-18

中心城区市建·翰林学府,这个棚改小区建得真不错!无论是现代、简约、漂亮的楼体立面,还是各种功能齐全、小而精致的配套服务设施,都让人耳目一新。

精致的小区,门禁、车棚等配套齐全。

9月13日上午10时许,在小区2号楼下,记者见到刚买菜回来的85岁贺先生和老伴李女士。一听来意,老两口热情邀请记者去新家坐坐。

凉亭休息区

贺先生是原市建第四家属院的老住户。受益于党和政府的棚改惠民政策,老两口不花一分钱,置换回迁住上了电梯新房。

创意形象文化墙

老两口是今年6月住进来的,是该小区第一户住进回迁房的业主,他们最早享受到了喜迁新居的幸福。“今年3月刚开始交房,我们就来拿钥匙了,想快点装修好,早点儿住进来。儿女帮忙张罗装修,6月我们就搬过来了。新房住着很舒服,不仅采光通风好,水电气暖也有,我们每天坐电梯下楼溜达很方便。”提起新房子和新生活,老两口高兴地说。

时尚地下停车场

回想起曾经住在旧房子的日子,老两口感慨万千:“原来住在小院里,夏天一下大雨就容易出现雨水倒灌,路很不好走。冬天也没有暖气,只能用壁挂炉取暖。特别是天气一冷,水管就冻坏了,还得儿女提着水桶去打水,特别不方便。”

如今住进了新房,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儿女省事了,老人心情也好了。“自从搬过来,我老伴都吃胖了,精神头也足了。85岁住上了新电梯房,有了新生活,心里美滋滋。”李女士满意地说。

新房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有了新房,老人可以乐享晚年,孩子也可以实现就近上学。因为孙子在附近的学校上学,杨女士一家也是一交房就赶紧装修。

“我们原来住的是3层预制板小单元楼,只有52平方米,这次置换的房子大了一点,看着敞亮很多。”杨女士一边带着记者参观自家的新房,一边说,“真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交房,9月房子刚完成初步简装,我们就搬了过来,这下孩子上学就方便了”。

新生活总是让人充满期待。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任言君介绍,小区共有两栋住宅楼,可以容纳252户居民,其中144户安置回迁户已全部交房。目前,144户里除了部分已入住的业主,其他106户业主都在抓紧装修新房。

在业主张先生家里,装修工作正抓紧进行。张先生一边检查装修工作质量,一边与装修公司负责人沟通具体细节。

张先生用心装修的新房,是给家里老人准备的。得益于政府的安置回迁政策,老人能在晚年拥有自己的新房,张先生直言很安心。为了让父母住得舒服一点,他这几个月一直跑前跑后忙着安排装修,房间里的每一处细枝末节,承载的都是他和家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

旧房变新居,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这背后离不开政府、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的共同努力。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该小区的回迁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2021年3月拆迁工作正式开始,2022年2月开建,2024年3月新房完成交付。正如很多业主所说,“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交房”。

棚改小区不仅建得好,还要管得好!开发商保质保量完成交房,物业公司也在用心用情做好服务。考虑到小区里老年人比较多,物业工作人员总是上门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情况,老人有问题只需要打个电话,工作人员就会上门为其解决。目前,小区里各项基础设施已经配备到位,新建的地下停车场可提供停车位260余个,地上还配套建设了非机动车车棚和充电桩,完全可以满足小区业主的日常需求。未来,随着小区二期项目的建设交付,新建的社区食堂将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方便。

城事心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根本的还是集中在衣食住行。有了自己的新房,老百姓的生活好了,心也有了归处。

采访中间,像“住进新房后,我老伴吃胖了”“有了新房,孩子上学方便了”“以后冬天就有暖气了,也不用再担心停水了”这类的评价和感慨,记者听了一遍又一遍。每走进一户新家,都会接触到一个新的故事,也能深切感受到这些业主拥有新房的喜悦。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老百姓有房住、住得好,让记者能有更多机会走进新居,感受老百姓喜迎新生活的无限幸福。记者 樊慧敏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