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黄河岸畔“新渔歌”越唱越响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9-09

□记者 刘凯华 文图

入秋,走进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猗段,整齐排列的池塘内氧泵泉水汩汩而出,螃蟹、对虾等各类水产欢快地游弋其中。水产养殖企业的工人刘沛东一边忙着将新收集的饲料投入养殖塘,一边仔细查看螃蟹的长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这里的养殖产业提供了极佳的环境。

“不到一个月,今年的黄河大闸蟹就要上市了,现在正是决定大闸蟹个头大小的关键时期。”在临猗县角杯镇潘西村发展水产养殖的新农人张程告诉记者,从喂饲料、察脱壳、调含氧,再到关注天气,为了鲜美可口的蟹肉,每一步他们都走得“小心翼翼”。

近年来,黄河岸畔的水产养殖在生态化改造的大力推进下,绿色养殖要求越来越高。和大闸蟹一样,这里现阶段火爆上市的南美白对虾,深受市场青睐。

“南美白对虾养殖要及时调节水质、科学投喂,加强巡塘管理,当然也离不开黄河水的滋养。”对虾养殖户张旭说,在黄河生态越来越好的加持下,“肉质紧实,活力好”成为当地黄河水产的一张名片。

缺乏技术支持等因素曾一度制约着这些水产“游”出黄河,张程对此深有感慨。“以前咱这儿的螃蟹因为养殖技术不成熟,蟹塘的大闸蟹成活率不高。”创业初期,面对失败的风险,张程也曾想过放弃,但他深知从来没有顺风顺水的成功。“随着产业集群的打造,这一行业受到越来越多‘新农人’的关注。”张程说,经过一路摸索,大家的养殖经验日趋丰富,在生产过程中相互“取经”、抱团发展。一个月前,张程养殖的黄河青蟹“六月黄”集中上市,个头不大的黄河青蟹因其肉质甜嫩,吸引了一大波食客抢购。

如今,随着黄河岸畔螃蟹、对虾、小龙虾等水产养殖的兴起,许多外地客商都青睐黄河水产的品质。“从9月底开始,咱们的中秋档大闸蟹就要正式开售了,现在我们的订单已经供不应求。”张程说,“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吸引更多食客了解黄河水产。”

  “技术好、水土好、生态好,产品当然好!”今年订购了几车南美白对虾的客商马智慧说。

以临猗县为例,去年,该县的水产养殖面积1875亩,产量165吨,主要有大闸蟹、黄河甲鱼、小龙虾、鲈鱼、罗非鱼、澳洲龙虾等品种。今年,临猗县水产养殖面积已增至2025亩,水产养殖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驱车行驶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上,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黄河在侧奔腾不息。宜粮则粮、宜渔则渔,昔日黄河滩涂,今朝物产丰饶,“新渔歌”越唱越响。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