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8-29
屈吉平
一盏灯,一双眼,一颗心,一部手机,几本书,几页纸,远离热闹喧嚣,换来丰富多彩的人物和精神思想的光芒。读书写作让我越发心绪平静,思路清晰,感恩满怀,幸福充实。
我之所以选择了文字,原因很复杂,也许是寻求一种寄托,也许是作为改变命运的一种手段,也许更是一种天性的召唤,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
人,需要寄托,需要倾诉,需要排遣和宣泄,而读书写作可以抚慰和滋润心灵,可以缓解心中的忧烦苦闷,可以尽情诉说而不用担心对方是否理解和爱听。因此,获得释放,获得轻松,获得读者的认同,获得与外界人际间的沟通。
为放松身心、摆脱生活的烦忧,读书写作成了我生命的驿站,满足于“清虚自守”中安于现状,在无铜臭味、无物欲的字里行间寻找一份快乐、一份自慰。与书对话,把自己心里想的写成文字,并得到回音,怎能不为此自得自乐自信,又怎能因生活艰难困苦而轻易改变初衷?
读书写作能让一天的收获胜过数年的丰收,能拥有无限的视角和人生感悟,能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心生感动,为他人也为自己。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能独守一分宁静,任其弱水三千,能独取一瓢饮,顶住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诱惑、冲击和压力,读自己喜欢的书,写自己心里的话,鞭笞假恶丑,弘扬正能量,真是心灵的畅游、精神的满足、价值的体现。
读书写作也许是天意。既然是缘定的事,那就此生此世注定了要与之相随相伴,不离不弃。尽管今天的网络空间很大,纸媒不吃香,文学地位不再高贵,但我绝不会抛弃她,愿做她永远的“情人”。读书写作也会随时随地无条件地接受我的痛苦欢乐、悲伤忧愁,享受无与伦比的快乐。
为了这份执着的爱,我情愿忍受一切不容易,坚持读书写作。什么“文章惜命”“文不养人”“读书不顶饭吃”等,都随他去吧!电子时代,我仍是一个读书人,哪怕只有一个读者喜欢我的文字,我还是要坚持写下去。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