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旧棚改造蹚新路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4-08-26

石婉婷

近年来,新绛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全力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提高设施农业宜机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稳步实现农民增富、集体增收、产业增利,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作为传统的农业村,三泉镇北熟汾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全力以赴开展旧棚改造工作,通过调整土地、统一规划、配套提升等一系列举措,改扩建高标准新型日光温室205栋,建设连片超大棚示范区3处,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带动周边200余户800余人增收致富。

北熟汾村是新绛县最早种大棚蔬菜的村之一,共有温室大棚550余栋,占地1200余亩。作为最早一批“吃螃蟹”的村,村民们个个都是种棚的土专家、田秀才。但老旧大棚由于建设标准低、使用年限长,普遍存在结构老化、功能单一、安全隐患多等问题。这些旧棚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更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借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现代蔬菜种植的东风,北熟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范小光申请成立绿之康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党员们率先拆掉旧棚盖起新棚。同时,结合村情实际,将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蹚出一条“收土地、建新棚、向村民发包”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建设好的新型日光温室大棚改变了以往单一蔬菜品种,以种植圣女果、乳瓜、西红柿、黄瓜为主,实现一年四季蔬菜不断档。

今年6月,北熟汾村组织尚未进行旧棚改造的30余户村民赴太原清徐实地观摩12种新型温室大棚建设模式,并与当地种植能手座谈交流,最终选定砖混结构作为新一轮旧棚改造的模式。

回村后,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支持指导下,北熟汾村党支部立即开展规划片区、调解土地、置换大棚等一系列工作,仅一个月时间,五座砖混结构新型温室大棚已具雏形。

“这批棚内还要架设全套智能化设备,等建好以后,一部手机就可操作整个棚内设施,真正实现现代化、智能化。作为全县第一批砖混结构的大棚,咱们优质蔬菜产量还能再翻一番。”看着正紧锣密鼓地平整土地、扬撒肥料、安装棚架的工人,范小光满怀信心地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