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8-13
□记者 杨洋 文图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每天早上,市民王海荣都会来到中心城区南风广场西北角,和大家一起歌唱爱国歌曲。“在这儿唱歌,就像我的一日三餐,顿顿都不落,如果哪天没来唱,总会感觉少了点什么。”王海荣说。
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下,为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8月10日,当晨光与微风交织成一幅温馨的画面时,南风广场的西北角已悄然汇聚起一股火热的力量——那是来自百余名市民心灵的共鸣,他们以歌会友,用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国歌曲大家唱”,为整座城市的早晨增添了最动听的旋律。
伴着晨曦,南风广场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在这片被热情与期待填满的土地上,《我和我的祖国》的激昂旋律如同号角般率先响起,瞬间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点燃了现场每一个人的热情。这不仅仅是一首歌的响起,更是无数颗爱国之心在同一刻的强烈共鸣,是对伟大祖国最深情的告白。南风广场合唱团团长景亮说:“今天的第一首歌之所以选择《我和我的祖国》,是因为这首歌一下子就能带动全场人的情绪,很多路人都会被这种氛围吸引。”
紧接着,《南湖的船 党的摇篮》的悠扬歌声缓缓流淌,如同一条历史的河流,引领着人们的思绪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在这首歌演奏之前,现场指挥雷建军还带领大家重温了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大家看着歌谱,仿佛看到了南湖的红船,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也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与牺牲。这一刻,所有的听众仿佛都被这份厚重的历史所感染,心中充满了对先辈的敬仰与怀念。
“今天带孩子来到这就是想让她感受一下群众文化的氛围,也能培养她的爱国情怀,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市民李佳慧说。活动现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汇聚在一起,共同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朝气蓬勃的青年,还有天真烂漫的孩子。尽管他们的年龄、职业各不相同,但在这一刻,他们心之所向,用歌声传递着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和对新时代的无限憧憬。
“再唱一遍!再唱一遍!过瘾呐!今天真过瘾!”81岁的杨金凤老人在场边激动地喊道。作为这里的常客,她已经在这里唱了20年的歌。从当年的领唱到如今在场边默默跟唱,她的眼神中满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她的声音虽然不再如年轻时那般洪亮,但那份对歌唱的热爱与对祖国的忠诚却从未改变。“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唱到这里,杨金凤忍不住朗诵了起来,“我们有今天的美好生活,要感谢伟大的新时代。”杨金凤说。
孩子们则围在父母身边,虽然他们的声音还有些稚嫩,但那份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向往却让人倍感欣慰。他们就像初升的太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父母的带领下,他们学会了用歌声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这份纯真的情感让人动容。
在雷建军的激情指挥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一首首爱国歌曲唱得响彻云霄。在他的带领下,大家不仅唱出了歌曲的旋律,更唱出了对祖国的深情与热爱,展现了新时代市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我们一直致力于做好群众文化工作。”雷建军在活动结束后感慨地说,“看到各个公园合唱团及社会团体对歌唱的热情如此高涨,我们感到非常欣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为大家提供专业支持,组织更多的群众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唱响美好新生活。”
南风广场的“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已经持续多年,它不仅成为了市民们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更是红色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阵地。在这里,人们不仅享受到了歌唱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红色文化的熏陶与洗礼。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更在无形中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南风广场的“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中,我们看到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也看到了文化活动在凝聚人心、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更多类似活动的涌现和普及,群众的文化生活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充满活力。同时,也期待更多的文化工作者能够积极投身到群众文化的建设中来,用他们的智慧和才华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和活动形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多元的文化服务。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