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4-08-12
郭 怡
乡村振兴,根本上是要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乡村民宿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新兴业态,平陆县部官镇东祁村就找到了这条带动乡村振兴的好路子。该村把“清化收”中收回的村委会老房子变废为宝,改造成“新中式”的民宿,再配套露营基地、风俗展演、游乐设施、小吃一条街等,使全村集体经济增长有了好“钱”景,村民有了好盼头。
就势而发 发展民宿产业
近年来,以民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工作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如云南的丽江、昆明,我省的平遥、吕梁等。这些案例都成了东祁人学习借鉴的“他山之石”,让东祁村的主干们看到了在东祁发展民宿产业“势”在必行。
发展民宿产业,能进一步充分利用村集体闲置用地的资源价值。民宿项目建成后,东祁村的文化资源、人文资源价值将得到充分显现和利用。同时,长期闲置的民居、农地等资源也将得到重新利用,激活乡村旅游资源市场,促进城乡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
发展民宿产业,能为东祁村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同时能解决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还能极大解决东祁村村集体经济困难问题,带动村集体经济“提档增速”,有效改善该村以往单一的产业结构,把东祁村建设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
胸有成竹 科学决策绘新图
东祁村发展民宿项目不是空穴来风、纸上谈兵。部官镇、东祁村两级干部全方位调研分析了村子的社会基础、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充分证明了在东祁村发展民宿项目“势”不可挡。
地理位置优越。东祁村位于平陆县西北10公里,西邻“周仓沟”,南毗周仓文化园,村内地形平整,又有乡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是发展民宿产业的“不二之地”。
游客流量充沛。部官镇每年都会在东祁村附近举办“桃花艺术节”和“周仓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的锣鼓大赛、群众文化表演、小吃节、广场舞展演等活动,成为展示周仓“忠勇”文化、推动农旅深度融合的新舞台,可为东祁村发展民宿引来大波“热流量”。
旅游资源丰富。东祁村现有集体建设用地46亩,有多处集体用房闲置未用,这为打造民宿产业提供了基础条件。村内有百年皂荚树、周仓文化阵地、特色文化墙绘等,抬头是画、入目是景,能让游客充分感受到满满的“文艺范”。
基础工作扎实。东祁村垃圾分级分类,主干道房屋焕然一新,村间巷道“三堆”常态化清空,村间小路两旁绿意盎然。东祁村村委会广泛听取民意,制订民宿设计方案,协调收回闲置宅基地,同步开展征地、拆迁及土地平整等各项工作。此外,东祁村村集体还出资35万元,拆除了原桃条厂、养殖场和5处废弃宅院,收回建设用地46亩,平整土地100余亩,为民宿产业提供了“硬支撑”。
深耕细作 只争朝夕新路
为推动民宿产业尽快落地,让东祁村村集体和村民们都能早日看到乡村振兴的好“钱”景,东祁村举全村之力,配套了发展民宿的软条件以及硬实力,以“周仓文化”为内核的民宿产业蓄“势”待发。
东祁村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思路是“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拓村”,围绕周仓文化园走“生态+文化+旅游”的特色发展道路。同时,组织专家团队挖掘“周仓文化”和百年皂荚树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充分发挥特色墙绘和果桃产业的资源优势,为游客提供特色旅游体验。
新产业启动以来,相关部门全力支持,为东祁村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除此之外,东祁村还为民宿项目争取到220万元专项经费。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村委会立面130米,构筑篱笆围墙520米,新建中式围墙170米等。借助强劲的资金保障,东祁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备,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东祁村民宿目前采用村集体管理模式,由村“两委”班子统一管理,组织号召村民以劳务、注资等方式参与项目,享受发展红利。同时,积极吸纳专业团队、专业人才参与项目建设、经营管理,建立利益联动机制,真正让村集体、村民和各方共同受益。
下一步,东祁村将依托文化资源、地理位置和产业资源等优势,以民宿为突破口,积极拓展乡村旅游新业态,推动“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实现从搞种植、售桃果向游风景、创品牌转型,让中条山脚下的农家庭院变成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