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4-08-10
文本报记者 韩维元 图本报记者 茹 雅
文明婚俗大家谈座谈会现场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和传统节日“七夕”到来之际,由运城市委宣传部、运城市文明办、运城日报社、运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办,万荣县委宣传部协办的“我们的节日·七夕”文明婚俗大家谈座谈会在万荣县高村镇乌停村乡邻中心举办,“钻石婚”代表、“金婚”代表、“最美红娘”代表、青年情侣代表、媒体情感专栏记者以及“文明婚俗典型案例”代表等共聚一堂,讲述文明婚俗故事,提出移风易俗建议,合力推动全市乡风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对我的老伴说:感谢你这50年来的陪伴和付出,有你的日子,每一天都是幸福的。”
“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引导群众,积极推广移风易俗的好做法、好经验,让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在农村广大群众的生活中发扬光大。”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将努力做到婚事简办,杜绝铺张浪费,让文明婚俗在青年一代中形成新的风尚。”
……
8月8日,在“我们的节日·七夕”文明婚俗大家谈座谈会上,各位代表聊爱情、谈婚俗、话新风。
为甜蜜爱情加分
“我们当时的彩礼只要100块钱,家具都是借四邻的,结婚当天亲朋好友有送手帕的,有送镜子的,还有送脸盆、送暖瓶的……”座谈会上,年近八旬的“钻石婚”夫妇程复元、侯爱莲回忆起当年结婚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由于物质的匮乏,20世纪60年代结婚的程复元、侯爱莲夫妇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但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时,他们没有轻言放弃,而是携手共渡难关,数十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他们的“钻石爱情”。他们的爱情故事,不仅向年轻人展示了婚姻中相爱与坚守的重要性,也对青年人的婚恋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意义,让年轻人明白,婚姻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相互扶持、互相包容。
“秤杆秤砣,老汉老婆,在婚姻中,夫妻双方就像秤杆和秤砣,是一个组合,谁也离不开谁,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才能走得更远。”程复元说,幸福的婚恋关系是和谐家庭的重要基石,事关民生幸福、社会稳定与国家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婚恋观。希望年轻人能从老一辈人的婚恋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把传统家庭美德和伦理实践作为丰厚的精神滋养。
“乐善万荣妈妈团”演出现场(资料照片)
“这5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一起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曾经为了柴米油盐而烦恼,为了孩子的成长而操心,也为了家庭的琐事有过争执。但每一次的困难,都让我们更加明白彼此的重要;每一次的争吵,都在和好后让我们的心贴得更近。我们感恩岁月,让我们学会了包容和尊重;我们感恩彼此,让我们拥有了这份难得的缘分。”在“金婚”夫妇李培、牛改宁看来,能够在结婚50周年之际,借助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与大家分享“金婚”感悟,很幸运,也很幸福。
与“钻石婚”“金婚”的婚恋经验分享不同,“90后”青年情侣代表王传帅、吴肖珂虽然只相处了短短3个多月,但彼此却有着对幸福婚姻的向往和特有的婚恋观。
“恋爱和婚姻是一场双向奔赴,不仅需要双方的‘三观’一致,还需要能够发现彼此的亮点、包容彼此的缺点。”在王传帅看来,在婚恋中要结合双方家庭的实际,量力而行,从恋爱、婚姻、家庭的现实状况入手,在婚恋中,尊重男女双方主体地位,倾听对方意见,契合对方感受。同时,不搞天价彩礼,不搞铺张浪费,不在物质上有过高的要求,更加注重男女双方在精神层面互通交流,这样的爱情才能走得更远。
“目前,婚俗中的买房、高价彩礼和高昂的婚育成本是年轻人面临的最大压力。”“最美红娘”、芮城县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监事会副会长李玲玲认为,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遏制天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一方面要经常举办大型公益相亲活动,为年轻人婚恋提供平台和桥梁;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训更多高素质的“红娘”队伍,从源头上对婚俗新风进行培育推广,从而逐步杜绝不良婚俗,还原婚恋本来的样子。
为幸福婚姻护航
8月5日,盐湖区龙居镇雷家坡村举行第三届金婚大典活动,8对“金婚”夫妇分享了50年婚姻的“保鲜秘籍”和“经营智慧”,诠释了幸福爱情的最美模样。简约而盛大的金婚典礼,不仅让人们看到了老一辈用实际行动践行他们情深共白头的爱情誓言,也传递着孝善勤俭、敬老爱亲的传统文化精髓和良好家风家训,让现场的年轻一辈深有所感。
多年来,雷家坡村以德孝立村,形成了尚勤劳、重孝道、守规矩、讲卫生的文明新风,并以此为力量不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2021年9月,盐湖区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雷家坡村作为全国文明村,进一步探索移风易俗新做法,先后开展了“孝顺媳妇评选”“传承家风家训”等活动,持续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使广大村民成为文明新风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金婚大典的举行,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指数,而且还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引导他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让喜事简办的婚俗蔚然成风。”盐湖区龙居镇雷家坡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姚永计说,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积极推广移风易俗的好做法、好经验,才能让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在农村广大群众中发扬光大,才能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才能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新的婚恋观。
“婚恋观的健全与否不仅对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其人生轨迹。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帮助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讲述过近2000个“情感故事”,从事情感讲述专版采编工作十余年的运城晚报资深记者、编辑孙芸苓通过实例讲述,让大家对婚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在她看来,相关对策的研判与实施应遵循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引导青年形成对个体、社会正确认知的同时,为青年提供优质和谐的社交环境。
普救寺大型唐制集体婚礼(资料照片)
普救寺,自古以来便是祈求姻缘的圣地。近年来,普救寺景区通过连续举办爱情文化节,在婚恋文化领域引领文明新风尚。其中,独具特色的集体婚礼将婚礼形式的创新与传统文化结合,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情侣前来参与。
“在集体婚礼中,每对新人只需不到2000元的费用就可享受从吃住行到服饰、妆造、仪式等全套婚礼流程服务,相比传统婚礼动辄数万元的开支,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大幅减轻了新人的经济负担,更传递了爱情纯粹、婚姻简朴的美好理念。”山西鹳雀楼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普救寺景区负责人耿峰表示,截至目前,普救寺景区已为上千对情侣举办了不同风格的集体婚礼,打破了传统婚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模式,以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仪式响应了婚事新办、简办的号召,向社会传递了节俭、和谐、文明的婚姻观念,有力推动了婚俗改革向纵深发展。
全国文明村雷家坡村近日举行金婚大典
为文明新风助力
走进万荣县高村镇乌停村的乡邻中心,这座在传统宅院基础上融入了大量现代元素改建而成的建筑,既有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又凸显出现代建筑的前卫与时尚。
“这幅30余米长的国画《天仙配》是万荣农民画家谢孝发专门为这次活动精心创作的。”进入乡邻中心,宽阔的空间里,村民们正在井然有序地参观学习,传统的绘画、特有的面塑和各类非遗手工作品琳琅满目。卫生室、会议室、代办中心一应俱全。这是万荣县高村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做法、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高村镇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处理“三大革命”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发展壮大,农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随着“千万工程”的持续推进,乡村变得更加美丽宜居,文明新风也融入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高村镇积极探索形成了‘343’婚俗改革新模式,聚焦聚力‘三项机制、四种途径、三大场景’,让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的文明新风蔚然兴起。”万荣县高村镇党委书记王国强表示,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高村镇通过健全党建引领机制、建立群众自治机制、规范办宴监管机制,将婚俗改革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结合起来,全镇15个村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将婚事新办、简办纳入乡村治理评价体系,并严格落实控菜品、控礼金、控人情“三控”标准。同时,用好各村文化礼堂、“乐善万荣妈妈团”、证婚人和示范村四种途径,激发婚俗改革内生动力,积极打造优化文明婚俗服务场景、搭建优秀婚俗文化场景、拓展婚姻家庭辅导场景,全面提升婚俗改革的内涵和张力。
“我们将重点从培育先进村和挖掘先进户两方面发力,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进一步完善巩固‘343’婚俗改革新模式。”王国强表示,下一步,高村镇将依托李家大院文旅资源,发挥“善文化”内核优势,全力推进闫景数智文化礼堂完工运行,进一步建强婚改宣传主阵地,更好开展家庭美育、婚改宣讲等活动。依托卓立村三益书院及“圣母怀幸福村”优势,延长特色服务链条,探索打造集研学、婚礼、餐饮、民宿于一身的康养旅游婚庆体验基地。同时,在各村设立孝贤文化宣传栏,定期更新婚俗改革的政策和成果,张贴“金婚”“银婚”模范夫妻家庭事迹和照片,营造“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夫妻相敬、婆媳相让”的良好风气;结合“五星级文明户”评选,开展“婚俗改革模范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创评活动,为推行婚俗改革、传播良好家风树立榜样,让移风易俗润民心、文明新风拂面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