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7-31
□王天源
有些人说,现在的学生吃得好、穿得好,只知道学习,劳动少。的确,在学校,中小学虽然开设了劳动实践课,但并未按照课程表执行,劳动实践课被其他课程占用的也不少;平时在家里,很多家长总爱替孩子包办所有,学生在家里得到劳动锻炼的机会也少之又少。
劳动教育的缺乏,已在学生中产生许多不良影响:自理能力差,很多孩子到了十三四岁连被子都不会叠;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观念淡薄;不尊重劳动人民,不珍惜劳动成果;赶时髦,花钱大手大脚;不少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家长的深思。
劳动教育是教育方针中的“五育”之一,是学校与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孩子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不可缺少的步骤,应成为素质教育核心内涵的一部分。
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实践,真正抓好劳动教育就是要让劳动教育从理论回归实践,让孩子们多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只有坚持劳动实践,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认识劳动光荣、发扬劳动精神。
正值暑假,家长可让学生多参加一些劳动锻炼。农村的孩子可帮父母从事田间劳动,如除草、浇水、锄田、施肥等;城里的孩子可帮父母从事家务劳动,如打水、扫地、整理房间、拖地板、买菜等,也可以当一名志愿者,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服务活动等。
参加劳动锻炼,能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养成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好习惯,还会让孩子学会尊重劳动人民。参加劳动锻炼,会让思想得到提高,又有劳动收获,还可增强体质,可谓一举三得。
愿孩子们在各种劳动中经风雨、见世面、受锻炼。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