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大学生段雅雯“指尖非遗让我找到就业方向”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7-30

□记者 范楚乔 郝丽莎 文图

“这是我创作出来的第一个釉画成品——《龙腾盛世》,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和之前的作品相比,这是我独立完成的、相对完整的一个作品,灵感来源于大同的九龙壁……”近日,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掐丝珐琅釉画第五代传承人梁文平的工作室里,他的徒弟段雅雯介绍了自己学习非遗技艺的历程和作品创作理念。

展示作品

段雅雯毕业于运城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接触掐丝珐琅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从刚开始的没有任何基础,到现在能够独立完成作品,段雅雯跟随着老师梁文平的脚步,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深耕其中,更坚定了传承和发展掐丝珐琅技艺的信心。离开校园后,在自己喜欢的行业深耕,她的就业故事是不少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反映。

“学习非遗需要热爱”

段雅雯在大学期间在学习中国美术工艺史时,了解到了掐丝珐琅这项工艺,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她开始在网络上搜索、购买材料包,尝试去做一些作品,但效果一般,便去向当时的老师寻求帮助。

刻苦练习

在老师的推荐下,段雅雯认识了盐湖区一位年轻的非遗传承人——梁文平,逐渐走进掐丝珐琅这一领域。“去年4月,我和家里人一起到梁老师的工作室参观,确定了自己想要学习掐丝珐琅这项非遗技艺的想法,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段雅雯说,几天后,她正式开始向梁老师学习。

在梁文平的精心指导下,段雅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飞速成长,收获颇丰。“从掐丝到点蓝,每个环节都很难,需要努力学习。现在,我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不太复杂的作品,很开心。”段雅雯说,在教学过程中,梁老师非常认真负责,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教导、叮嘱,直到她掌握相应的知识。

在段雅雯看来,学习非遗技艺最重要的是热爱和耐心。因为热爱,才能集中精神、沉住气,静下心来专心创作。她说,在创作期间,梁文平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让她明白了“慢工出细活”这句话的含义。

“老师对这一行业的热爱也在感染着我,我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创作出好的作品。”段雅雯说。

“作为职业去努力”

《龙腾盛世》是段雅雯独立完成的作品,花费了她许多心血,也是对她技艺学习的检验。

对于这幅作品,段雅雯笑着说,算是第一次完整做出了老师认可的作品。玩笑话的背后,有老师的鼓励,也有段雅雯的努力、对非遗的热爱与坚持。当她高兴地向家人分享自己的进步和收获时,大家也都为她的坚持和努力点赞,并鼓励她沉下心来继续好好学习。

老师的鼓励、家人的支持,让段雅雯的信心更足了。“我现在学了一年多的时间,掐丝的技艺才刚刚成熟,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最近在进行基础练习。”段雅雯说,上大学之前,她并没有接触过美术,在色彩方面比较薄弱,之后会在这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技能。

有了好的作品,段雅雯也会发朋友圈小小“展示”一下,良好的反馈为她增添了信心,助推她不断前行。

工作室经常接待各地前来研学的师生,段雅雯会根据老师的安排,辅导研学的学生掐丝、点蓝,向他们分享学习掐丝珐琅技艺的感受,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充分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希望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更多年轻人知道、了解、喜欢上这项非遗技艺,加入文化传承的队伍。”她说。

段雅雯表示,她打算将掐丝珐琅这项非遗技艺当成一份职业去努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段雅雯对非遗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自己热爱的行业中收获了价值和能量,也更加坚定了在这个行业发展的信心。

“想要、做到、得到”是梁文平带徒弟的理念,先明白想要什么,做到了才能得到。梁文平说,从事这行,要明白技艺是生存的根本,只有做得好,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同时也要有长远的职业规划,不能盲目发展。

对于段雅雯今后的职业规划,短期便是继续学习非遗制作技艺,积累更多实践经验。梁文平也建议她,今后可以选择经营线上门店,通过网络销售非遗产品;或者以创作为主,创新产品类型和风格;此外,围绕掐丝珐琅釉画这一非遗自己创业,也是一种选择。

短短半天的接触中,通过交谈能感受到段雅雯对非遗的热爱,通过观察她创作作品能看出她的认真与执着,这个小姑娘眉眼弯弯、笑容浅浅,令人印象深刻。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传统非遗,他们以制作、销售非遗为职业,将爱好与工作高度融合,展示出高度的文化自信心,为传承和弘扬传统非遗付出了努力,也让自己在忙碌的学习和奋斗中收获了成长和经验。

记者手记:

选择热爱的赛道前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面对未来,有的学生选择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挑战自我;有的学生选择读研,继续深造;有些学生则投入各大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寻求发展的契机……

当然,也有人如同段雅雯一般,从兴趣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并且全身心投入其中。这何尝不是一种新的选择?

相比较获得的收入,段雅雯更看重自己的收获与成长。第一次掐丝、第一次点蓝、第一次独立完成作品。无数个第一次,见证了段雅雯的进步,也给予了她持续前行的动力。

正如段雅雯所说,家人一开始没想让她以此谋生,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她爱上了创作,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并且希望更多人加入传承文化的队伍。她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成了职业。

所以,当你足够热爱,兴趣也可以演变成职业,成为求职的另一种可能。此后,便可怀揣那份热爱,迎接挑战,在自己热爱的职业赛道上一路前行。

 记者 郝丽莎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