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掘金“小水果” 敲开“致富门”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7-25

香甜的水蜜桃、销量霸榜的玉菇甜瓜、“瓜中之王”的哈密瓜、“生命之果”的覆盆子……随着这些“不常见”的水果渐次成熟,作为山西“果盘子”的运城,正上演着各类水果“你方唱罢我登场”。

运城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是苹果生产黄金带和水果最佳生产区之一,水果种类超过170种,从年初到岁末,草莓、樱桃、甜杏、葡萄、鲜桃、油桃、酥梨、猕猴桃、冬枣、苹果、甜柿等各类水果接连不断,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北方百果园”。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我市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稳定特色产业总体规模,强化标准引领、产品销售和品牌创建的同时,探索发展哈密瓜、“恐龙蛋”、树莓等特色小水果多元种植,填补产业空白,涌现出一批特色品牌。小水果产业,已成为不少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及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如果说自然生态条件是河东传统水果种植发展的“先天优势”,那么用好科技手段,则是提升河东小水果品质的“后天努力”。

近日,绛县古绛镇小张村的果农王红引正忙着采摘、包装、发货。尽管忙得“脚不沾地”,他心中却是喜滋滋的,期待自己的辛勤付出能有回报(右上图)。王红引介绍,“恐龙蛋”水果是由李子和杏子杂交而成,是一种新兴的水果。开始引进“恐龙蛋”新型品种时,他由于技术掌握不到位,种出的果子甜度一直达不到标准,后来经过反复改良,终于种植成功,加上特色水果良好的市场行情,让王红引的信心越来越足。“以前有许多人不知道我们县种植‘恐龙蛋’水果,县里青年干部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视频,吸引了很多客户纷纷订购,目前第一批采摘的果子已经全部订完了。”王红引说。

“来,来,来,尝尝咱这水蜜桃!”走进河津市柴家镇北原村桃农王志刚的桃园,只见一个个新鲜欲滴、硕大饱满的水蜜桃挂满枝头,微风吹过,阵阵桃香扑鼻而来。几年前,从外地引进的众多水蜜桃品种中,他就看中了这类品种所具有的早熟、果大、质优等特点。几年的时间,经过精心管护,3亩桃园逐渐投产达效。目前,果子正处于盛果期,客户订单也应接不暇。谈及水蜜桃的热销,王志刚难掩心中的喜悦:“我们的水蜜桃供应的大多是老客户,一到成熟期,客户就自己上门来采摘了。这几天,早熟的水蜜桃可以说是供不应求,每天都吸引众多顾客慕名而来。3亩桃树一共能收获水蜜桃5000公斤左右,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尝到了传统西瓜生意的“甜”,盐湖区冯村乡的禹润(山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尝试种植“小吊瓜”。“今年由于前期气候适宜、管理到位,使头茬、二茬的西瓜生长周期得以保证,品质和口感都非常好!”该公司负责人樊志强介绍,相较于我市其他地区的“大块头”西瓜,今年他们尝试种植的“京嘉301”品种西瓜更为小巧,甜度也更高。“我是从江苏徐州过来的,专门到盐湖区收西瓜。一是因为这边西瓜口感好,二是因为这里的瓜甜度也高,在我们当地的各大商超和水果门店卖得好。”该公司外,客商朱信宇掰着手指头细说起了“京嘉301”西瓜的各种优点,“每天大约发两车,现在西瓜正大量上市,每天都要发走三四万公斤。”

当然,小水果要成长为大产业,不仅要解决“怎么产”的问题,还要解决“怎么销”的问题。盛夏时节,在河津市阳村街道峻岭村村民卫俊英的观光采摘园里,一垄垄树莓藤蔓郁郁葱葱,一个个籽粒饱满的树莓挂满枝头,成熟的红色果实散发出夏天特有的诱人气息,令人垂涎。“现在树莓已经陆续成熟,于是我们对采摘园进行了开放,为游客提供一个可以自由采摘树莓的‘自然乐园’,反响还不错,这更加增强了我的创业信心。”看着眼前这片土地,“新农人”卫俊英信心满满。

  如今,我市不少精品果园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构建集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农旅观光采摘体系,逐步形成了以田园综合体、乡村观光游、休闲游为主的农旅产业,实现了月月有花赏、季季有果尝、年年有收益。此举不仅推动了山区变景区、果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还通过做深农旅融合发展,提高了水果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

记者 刘凯华 通讯员 关明鋆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