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

年轻人要理性消费远离“套路贷”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4-07-24

董 陌

近日,《法治日报》的一则报道让人咋舌:大学期间的小林为了跟别人一样买漂亮衣服、化妆品和外出旅游,在网贷平台上借了钱,后来拆东墙补西墙,雪球越滚越大,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毕业后的工资已远远不够每月还款。

实际上,小林并非个例。根据《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显示,近一半的年轻人或多或少在花着“明天的钱”,他们抱着“利息也不高,按月还应该没问题”“借得不多,毕业上班就有钱还”等心理,一味去追求“高品质”生活,最终却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一批网贷平台应运而生。除了专门的理财App,点外卖、看视频、打车、搜地图、看攻略,到处都会弹出网贷的选项,就连众多办公软件也在推送贷款广告。“无须抵押担保”“万元日息2元起”“白用30天”等广告语让贷款看起来格外“容易”。

殊不知,“天上不会掉馅饼”,便利背后是数不尽的手续费、逾期费、服务费等,是骇人听闻的暴力催收、是不知不觉的隐私泄露等问题。很多借贷用户因此陷入恶性循环,甚至面临法律纠纷和信用危机。而要想破除陷阱,让年轻人从网贷“死循环”中脱身,需要多方努力。

从社会角度来说,面对花样翻新的“套路贷”,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揭露不规范网贷的真实面目,帮助年轻人擦亮眼睛,提高他们的“财商”。同时,加大监管和惩治力度,整治那些“心术不正”的平台,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接着,还要为年轻人提供真实透明、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从个人角度来讲,“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借钱变得越容易,就越需要保持理性。年轻人要树立正确消费观,如果没有还款能力,永远不要掉进这样的陷阱。如果已经上了“贼船”也不要慌张,一定要和家人坦白寻求帮助,早日脱身。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