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

黄河岸畔绘“兴”景

​——平陆县常乐镇车村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走笔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4-07-17

记者 曹欣怡 邢智轩

盛夏时节,驾车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驶向平陆县常乐镇车村,一路观赏,近看,“彩虹路”两侧树木葱茏,风景秀丽;远眺,重峦叠嶂,黄河流经处形成千里滩涂,景色壮阔,尽显黄河岸畔好风光。

车村千亩葡萄基地。

在车村,让人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独特的地域风光,还有村子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阔步前行的强劲态势。近年来,车村聚焦“党建强、乡村美、产业兴”的发展目标,将土地“化零为整”建设5个千亩产业示范基地、打造恒温冷库、推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建设污水处理站、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先后获得“山西省乡村振兴建设示范村”“省文明村镇”“平陆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村民在查看葡萄长势。 

聚焦“党建强”

绘就“宜治”新图景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实现组织振兴的重中之重。车村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在明确干部职责、强化干部考核上下功夫,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来看看村里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礼堂,这可是我们村最近的大项目。”车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荆安甲边走边介绍。

走进车村文化礼堂,场所宽敞明亮,设施配备齐全,舞台上还整齐摆放着村民参与文艺表演时使用的腰鼓等乐器,演出时的热闹场景好似就在眼前。“我们村的文化大礼堂可容纳千人,今年常乐镇的春节茶话会暨表彰大会就在我们村的文化礼堂举办。”荆安甲满是自豪。

文化礼堂旁边的党群服务中心已经完成修建,正在陆续安装办公设备。“村内的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礼堂共投资520余万元,占地1314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共3层28个房间,现在虽然还没有正式运行,但我们先整理出了一间临时办公室,方便开展村务工作、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荆安甲说。

为了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凝聚党心民心、服务党员群众作用,车村出台了《车村党群服务中心运行管理暂行办法》《车村党群服务中心办公管理制度》,明确在不影响正常办公的情况下,鼓励群众租借党群服务中心部分场地举办活动,并且采用“必备功能+定制清单”模式,细化群众租借场地流程、租借用途,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发挥便民利民作用。与此同时,车村坚持“村民需要什么,阵地就提供什么”的宗旨,推动党群服务中心与其他服务阵地“共建共享、整体联动”,打造了妇女儿童之家、残疾人之家等,并且结合实际,建设了村史馆、特色乡村产业馆等。

除了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车村还在村干部管理上下功夫、做文章。

在党群服务中心门口有一张村干部值班表,上面写着每名村干部的值班时间以及联系方式。近些年来,车村通过制定实施《村干部日常管理考核办法》,确保村干部的每日去向、联系方式、值班安排实现“三公开”,做到办公定点、岗位定人、工作定责、服务定效“四明确”。

常乐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全镇明确制定村级组织的职责及任务清单、村干部岗位职责及任务清单,并形成了相应的考核方案。同时,针对25项考核指标,按照月度、季度、年度的方式进行量化考核,通过奖惩结合,确保基层党组织团结有力。

聚焦“乡村美”

绘就“宜居”新图景

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事关乡村的“颜值”和“形象”。近年来,车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村内拆除违章建筑、修整残垣断壁、完善基础设施、打造观景平台、修建小游园等,扮靓了村庄“颜值”、建强了村庄“底子”、提升了村庄“气质”。

走进车村,巷道规划整齐,沿巷墙面刷白,村居门头统一,户与户之间栽满绿植,一幅和美景象。“我们村这几年的变化可大了。以前村里的巷道污水随处流,一到雨天,路面泥泞。现在,村里不仅建设了污水处理厂,还有小公园、广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我们住着都舒心畅快。”说起车村近年来的变化,村民们纷纷点赞。

近年来,在常乐镇坚持全民动员、村村整治、户户评比、机制健全的号召下,车村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围绕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依托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积极打造沿黄美丽乡村示范带,推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实现了处处有景、景景相连、路路相通的美丽画卷。

为了扮靓乡村,车村党支部成立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发动村民积极投身到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先后召开人居环境专项工作会议8次,拆除违章建筑95处、荒废建筑105处。

与此同时,车村积极争取上级各项政策支持,在村内投资发展项目,完善村内基础设施,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争取资金1728万元对污水、饮水、垃圾中转、厕所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争取资金350万元建设葡萄基地冷库一座;争取资金100万元配套建设葡萄基地水池一个,铺设主管道2000米;在村内投资建设2个体育广场、5个公园以及村卫生室和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去年累计铺设柏油路500米、安装路灯100盏、改造门面20户、硬化水泥路200米……

美丽乡村的蓝图正在绘就,如何让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是车村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此,荆安甲表示,将充分发挥车村文旅资源优势,在旅游产业上继续发力。

聚焦“产业兴”

绘就“宜业”新图景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站在车村观景台眺望,远处是高山,近处是良田,只见千亩葡萄、千亩大豆产业示范园将这片土地划块成片,只待丰收。

近年来,车村以优质葡萄特色产业基地为引领,围绕葡萄、西梅、谷子、大豆、叶菜5个千亩示范园区,打造集现代高效农业、循环农业、科技农业、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现代化示范园,可以在山水交融中感受黄河魅力、在登高望远中体会片刻静谧。

千亩良田并不少见,但能将村集体土地“化零为整”,集中起来发展成为5个千亩示范园的却屈指可数。

车村的部分耕地较为分散,不适合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近些年,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成本、提高村民收入,村集体将村民的耕地进行集中管理,着手平整土地,安装喷灌设施,以土地流转、社会竞拍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荆安甲说,土地承包价格依据土地种植条件、水利条件决定,像滩涂地的种植条件好,土地价格相应就高,有一块滩涂地以5万元的起拍价面向社会竞拍承包,最终以11万元的价格成交。

产业兴旺,不仅给村集体带来可观收益,还可以以点带面,带动村民增收,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办厂,形成集聚效应。

眼下,村内的千亩葡萄基地由40余户村民承包,主要种植克伦生、蓝宝石、阳光玫瑰等品种,每亩地平均产量在2200公斤以上,每亩土地年平均效益达到2万元以上,可以带动400余名劳动力就业;千亩大豆、谷子产业示范基地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实现大豆亩产100公斤,每亩地年收益达到600元……此外,为了助推村内产业发展,村集体投资建设了一座恒温冷库,可延长葡萄等农产品的储藏时间,实现错峰上市,有效提升蔬菜产值,提高群众收入。

平陆世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荆磊杰是村内1700多亩叶菜种植产业的承包人。今年,他又在村内流转300亩土地,投资建设17个高标准大棚用于种植羊肚菌。“目前,我们已经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商议好合作事宜,预计今年完成设施建设,明年开始种植羊肚菌。”荆磊杰说。

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原先的10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30万元,车村围绕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将党建引领“组织力”转化为振兴产业“生产力”,以产业兴农推动乡村振兴,切实打造出一座“宜业”之村。


记者手记:在书写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的过程中,我市无数先进村接力探索全面发展新路子,有的村位于交通枢纽,吸引企业投资设厂,挖出“产业金”;有的村旅游资源丰富,叫响乡村旅游口号,吹起“文旅风”。本期关注的车村,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大村、产业强村,但是却能立足实际、抓住机遇、大胆谋划、高效推行,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定制”出一条振兴路,为绘就全市乡村振兴画卷增色添彩。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