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绛县山楂生产碳中和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4-07-04

本报讯(记者 柴瑜竟)近日,农业农村部微藻资源农业利用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科研团队联合发布研究报告:经过对绛县山楂不同生产方式及全生长期内温室气体排放的长期检测,表明在山楂生产中施用微藻生物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果实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具有改善土壤性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山楂果实产量等优点。实验数据表明,使用微藻生物肥后,肥料生产端及肥料施用端温室气体排放分别减少20%及27.3%,成功实现山楂的低碳种植。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是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绛县作为全国最大的山楂种植基地县,现有山楂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优质山楂10万吨,产值近2亿元。以山楂产业为碳中和研究对象,有利于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培育山楂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对我市在农业领域率先实现固碳减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该研究团队已提出绛县山楂碳中和的基本路径:在灌溉与耕作等环节结合现有微藻技术集成,可以实现山楂生产环节碳中和。同时,山楂园变成碳汇来源,碳汇量可附着在山楂产品上(如山楂饮料、山楂果脯)出口国外。这样一方面可实现农业领域的低碳生产,又可增加山楂产品的碳汇收益。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