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一支实干的力量

——全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纪实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4-06-26

记者 苏黎原

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老区情怀”,他指出,“老促会是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组织起来的一支特殊队伍,既是各级党政的高参,又是一支实干的力量……”

运城市重点老区村2024年新项目谋划会。

运城市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1997年6月,20多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私奉献,接续奋斗,为促进老区脱贫致富达小康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2022年以来,新一届市老促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区两城三强市三高地”的发展定位和战略布局,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全市老促会“一二三”工作总体思路,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这条红线,突出“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传承”“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帮扶”两个重点,强化“班子、队伍、廉政”三个建设。发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坚持政治建会、信仰立会、创新兴会、实干强会,情系老区,主动作为,在扎实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同时,从全市895个老区村中选定109个相对困难的重点村,从项目扶持、劳务输出、技能提升、送戏惠民、村干培训和红色文物遗址保护利用等六个方面开展帮扶,有力地促进了老区振兴。

弘扬老区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运城是山西革命老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1926年,第一个共产党支部——运城支部建立。随着形势发展,党组织不断壮大。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徐向前等曾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

在党的领导下,我市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的成功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全市13个县(市、区),有5个完全老区县、8个基本老区县,老区乡镇80个(占总数54%),老区村895个(占总数41%),老区人口198万人(占总数40.2%)。运城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已经整体步入小康社会,正在全面衔接乡村振兴。

运城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系列丛书。

为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运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市老促会决定,从2023年年初开始,用3年至5年时间,联合各相关部门,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全市普遍开展一次“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活动”。

——编撰出版了一部总计200万字的《运城革命老区发展史》系列丛书;编写出版了《习近平关于革命老区论述摘编》《运城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简读本》《运城革命老区百名英雄人物故事》“系列读本”,共计25万字,1.5万余套,分发给全市各个机关、企业、乡镇、农村、学校等。市委、市政府两办联合下发《关于认真组织学习运城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系列读本的通知》,要求各级各单位广泛深入学习“系列读本”。

绛县小学生学习红色基因传承教育读本。

——广泛深入开展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传承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六进活动”。还与市委党校、市教育局联合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市、县党校要把“系列读本”编入干部培训教材,各级各类学校要纳入思政课教学计划,做到红色基因传承常态化、长效化。

——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扩大传承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与《运城日报》《运城晚报》合作,分别开设了“讲好老区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专栏,坚持每周各出一版,日报出版23期,晚报出版12期。与市广播电视台联合拍摄制作运城老区百名英雄人物事迹专题片,一人一期共百期,现已拍摄制作过半,将有计划地安排播放。《山西老区开发》《中国老区建设》两家媒体还分别刊登或连载了我市红色基因传承的经验和做法。在省老促会召开的全省宣传工作会议上,运城市老促会被评为全省唯一的一等奖。

——积极推动打造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经过评估验收,为全市31处红色遗址遗迹授予“运城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牌匾,实现县县有基地,方便党员、干部、群众、学生、游客利用节假日、纪念日走进红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目前,全市共举办专题培训、巡回演讲、座谈研讨、演讲比赛约1200余场次,加上媒体宣传、个人自学,受教育人数近百万,为运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与此同时,市老促会在全市革命老区的109个重点村开展了“重点百村六个帮扶行动”——

百村项目全扶持

两年投资超亿元

老区要振兴,项目作支撑。

市老促会一班人在稷山县江苏银河集团“工小兔”就业扶贫服务中心调研。

运城市老促会组织各县(市、区)老促会联合原乡村振兴部门,深入109个重点老区村调查研究,现场会诊,采取“一村一策、一村一业”的办法,帮助各村制订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的方案,商定需要扶持的具体项目,经过评估审查等程序,分别上报市老促会和原市乡村振兴局,再审后,列出年度项目清单,由两家共同下发文件,各县具体组织实施。每年组织三次督查,年底进行验收。

2023年是项目帮扶的第一年,项目在45个村落地,共实施50个项目。其中,30个产业项目,20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4354.4万元。为了抓好2024年百村项目帮扶,做到早动手、早谋划、早落实,市老促会牵头两次召开有市县老促会会长、原乡村振兴局局长参加的专门会议,进行了项目谋划和对接。总的要求是,剩余的64个村,村村有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项目年初已全部确定,目前正在加紧实施。两年合计总投资超一亿元,平均每村投资近百万元,预计可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百村项目全覆盖”。2025年再谋划、再选定一批老区村,进行项目帮扶。

垣曲县老促会针对烟叶种植面积下滑、烟农收入下降的状况,连续两年深入调研,向县委、县政府送报告、提建议。县政府专文上报市烟草局。市烟草局批复了垣曲县申请扩大种植面积的报告。2023年,垣曲县新增烟叶一万担,增加农民收入2000万余元,消除了300多户烟农规模返贫风险。

新绛县老促会充分发挥理事单位法人作用,先后向国家、省财政为老区争取蔬菜冷储、育种、中药材加工等农业项目资金达2000万余元。

稷山县老促会与县有关部门配合,为已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的马家沟村筹备立项“药王谷研学基地”。

芮城县老促会与县农经中心联合,投资70万元在石湖村建设面粉加工厂;与原县乡村振兴局联合投资50万元,在水峪村建成农产品深加工厂房项目。

万荣县老促会在十多家媒体上宣传薛沟村以加工柿饼为主的庭院经济典型经验,县委书记十分重视,入村调研,为该村2024年安排新技术立项资金150万元,实现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

项目帮扶,是硬指标、真帮扶,赢得了老区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劳务输送再就业

3万群众喜增收

劳务输送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

市老促会采取“老促会+人社局+公司”的做法,共同开展“春风行动”以及多种形式就业援助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向外输送劳动力3.4万余人。其中,县内1.3万人,省内6000多人,省外1.5万余人。109个重点老区村富余劳动力基本做到应出尽出。

稷山县老促会与县人社局、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依托“工小兔”就业扶贫服务中心,向省外、省内、县内输送3178名老区农民工就业。

绛县老促会与县人社局联合举办2023年“促进转移就业、助力乡村振兴”专场招聘会,吸引海外、省内外104家企业参加,提供制造、物流、电子、金融、化工等15000个就业岗位。

河津市老促会派出常务理事与该市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人员,一起深入老区村宣传就业创业政策,通过发布招聘信息、举办招聘会、搭建就业平台等方法,在提供的4900个岗位中,有4200人找到了就业岗位。

闻喜县老促会与县人社局多次沟通,除抓好春节后农民工返岗复工服务外,还与县人社局组织开展“点对点”劳务输送,成功举办线上线下26场招聘活动,推出就业岗位16000余个,有力解决了老区劳动力就业需求。

盐湖区老促会与区人社局联合下发文件,首先对5个老区乡镇组织开展“就业访民”活动,综合运用大数据,了解和掌握就业信息,为老区村剩余未就业的百余名农民找到就业门路。

夏县老促会与县人社局联合开展大型招聘活动6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达成就业协议1628人,组织点对点服务31车次1085人,特别是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300余家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劳务合作关系,转移农村劳动力6000多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500多人。

为了建立稳定的劳务输送机制,市老促会通过中国老促会牵线搭桥,引进江苏银河集团“工小兔”就业扶贫服务中心到稷山落户。该公司与稷山县老促会、人社局在县城设公司、在乡镇设站、在村里设点,采取“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一条龙服务,效果非常好。2023年,该中心向省内外输送3178名老区农民就业。目前,市老促会正在积极运作,推进该公司在盐湖区开设总公司,辐射全市各县(市),为老区劳动力输送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搭建平台、输送劳动力,帮助老百姓挣来真金白银。

多种形式搞培训

农民获得致富经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提高农民技能素质,是增强内生动力、推进老区振兴的根本措施。

市老促会采取“老促会+农科部门+职业技校”的模式统筹推进技能帮扶。一方面,与涉农部门、科技部门紧密配合,结合农时季节,根据种植、养殖、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需要,组织百村农民参与本县短期实用技术培训。另一方面,利用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专业性培训。

在短期培训上,盐湖区老促会与区林业、农业、果业等部门在三路里镇、上王乡先后举办双季槐、中药材、红香酥梨栽培管理培训。河津市老促会与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5场次,参加5500人次。新绛县老促会班子、理事人员中,有4位中高级农业职称技术人员,每年结合产业项目,培训农民30余场,并为每个村确定2户到3户带头人,确保老区农民在有机农业栽培上不走弯路。

在专业技能培训上,市、县老促会在全市确定10所职业院校作为工作联系点和革命老区技能培训基地。本着“找准定位,架好桥梁,帮助职校,服务老区”的原则,促进各职校更好地对接老区、服务老区。比如,运城市职业技能学校,是市老促会直接帮办的一所学校。20多年来,市老促会坚持在决策上共商、在工作上指导、在手续上帮办、在资金上扶持,帮助学校由小到大、专业由少到多,设立机电修理、医疗保健、电子商务、铁路运输、家政服务等十多个热门专业,在校学生达2000多人,先后为革命老区以及社会有关行业输送技能人才3万多人,就业率达95%以上。

另外,市老促会还与市人社局共同议定,对老区劳动力在各职校参加短期技能培训者(一般为2个月左右,区别于在校常年班学员),实行全免费,费用由老促会与人社部门会商,按人数全额拨付给承担培训的各职校。

新绛县老促会践行“红色文化带动绿色产业”理念,成效显著,引起国家老促会重视。2022年,中国老促会委托河南金雀田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新绛县老促会,联合编写出版《有机农业区域发展与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方案》和《中医农耕成果与乡村振兴案例图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乡村振兴教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打实的技能增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底气。

戏剧送到老区村

文化惠民暖人心

老区振兴,文化赋能。

市老促会先从送戏惠民入手,与市文旅局联合,以市、县两级剧团为主,决定用两年时间,对109个重点老区村普遍免费演出一遍。2023年已到53个村演出。为在2024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演出任务,市老促会对剩余的56个村重新作了安排部署。每到一地,当地县老促会都坚持派人到场,具体安排,搞好服务。不少县还主动与本县文旅部门联系,为其他老区村送戏、送电影。

河津市电影公司为各老区村每月送一场电影。绛县为老区村播放革命历史电影50余场。闻喜县老促会邀请戏剧作家打造眉户剧《老区情》,在社区和部分老区村演出30余场,还邀请国画家创作印制《上庄红枪抗日传奇故事》连环画册,受到老区群众好评。

2024年5月21日晚,万荣县汉薛镇北坡村,村党群服务中心大院里座无虚席,村民共同欣赏万荣县蒲剧团演出的蒲剧经典传统剧目《彩楼记》。当晚,80多岁的村民、戏迷董仲民在儿女的陪伴下也来到演出现场观看,看到关键处,情不自禁地跟着台上演员哼唱起来。

送戏下乡,如雨露甘霖,丰富了老区群众的文化生活,温暖了老区群众的心房。

革命文物大保护

红色遗址“活”起来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奋斗的历史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对文物保护利用作出了重要指示,进一步增强了全市上下保护革命老区红色文物、红色遗址的紧迫性和责任感。

市老促会主动与市文物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接,三家集体研究,现场办公,制定规划,以百村为重点,从全市红色资源项目库中确定51处红色场馆、故居、陵园、墓碑等修复保护工程。市、县老促会与他们加强沟通、密切对接、积极参与,协助“两局”整理挖掘资料、立项申报,争取上级和本级政府投资。

2023年,已有盐湖、夏县等8个县(区)开工19处项目,争取省、市、县三级投资2343万余元。其中,万荣县老促会与县文保中心筹措资金20多万元,对朱德路居纪念馆进行了重点修复;又争取3万元,为阎又文纪念馆更换了设备。

预计到2025年底,所有51处修复保护工程可全部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

每一处红色遗迹、红色遗址,背后都有一段沉甸甸的红色故事,是我党必须传承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老区村干进党校

素质能力再提升

推进老区乡村振兴,村级主干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必须克服“重使用、轻培训”的倾向。

运城市革命老区重点村(百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开班仪式。

2023年11月,市老促会牵头与市委党校、原市乡村振兴局联合,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办法,把老区重点百村党支部书记120余人集中到市委党校举办为期4天的免费集中培训。

这次培训,安排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红色基因传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6个专题辅导,组织现场参观了3个老区村先进典型。市老促会面对面与重点百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工作对接。学员们一致认为,此次培训有意义、有收获、有启发。各县(市、区)也借鉴市老促会的做法,在其他老区村中选定部分主干,利用县委党校进行专题培训。

农村干部身处最基层,是“兵头将尾”,在乡村振兴中至关重要。老区农村干部进学堂,学到了实实在在的本领。

市老促会项目帮扶点、夏县水头镇上牛村,西红柿丰收了。

结语:对运城市老促会的工作,中国老促会会长支树平来运会见市老促会班子成员时,给予充分肯定;省老促会各位领导多次给予表扬。市委书记丁小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储祥好,对老促会更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2023年3月17日,丁小强带领市委办公室,市财政、农业农村、原乡村振兴等部门负责人,到市老促会看望、调研、座谈,既听汇报,又作讲话,更是主动询问有什么困难,并指出“市老促会站位高,思路新,抓手实”。储祥好几次在市政府党组会议上提到,要给老促会解决实际问题,多办几件实事。分管领导,市委常委、副市长董旭光更是事事关心、全力支持。

六个帮扶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市老促会还将再筹划百村电商帮扶、百村金融帮扶、百村医疗帮扶、百村企业帮扶等帮扶行动,努力把运城打造成老区振兴发展的模范市,为促进革命老区全面振兴再作新贡献!为新时代老促会事业再谱新篇章!

   (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