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点燃创新引擎 激活发展动能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6-24

新华社记者 戴小河 龚 雯 邹明仲 杨绍功

江苏常州理想汽车智能制造基地焊装车间的机械臂正在作业(5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柳文惠 摄

新华社记者近日兵分多路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在一幕幕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场景中、一项项“深耕领域”持续突破的创新成果中,感受各地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蓬勃生机。

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走进沈阳鼓风机集团车间,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着每条生产线的生产信息。“通过数字化改造,我们这样的老企业也焕然一新。”沈鼓集团董事长戴继双说,传统车间不断向着智能化转型,人、机、料等生产数据线上管控,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拥抱数字化,一大批传统工厂正在提质升级。

叶轮等核心部件加工效率提升28%、每年节约图纸190余万张……沈鼓集团实现可观的降本增效。

来自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数据显示,辽宁省传统产业数字化步伐正在提速,全省已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近90个,建成数字化车间222个、智能化工厂115个。

辽宁省委书记郝鹏说,辽宁将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以“辽宁之为”担当“国之重任”、服务“国之大者”。

辽宁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正是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写照。

在上海,传统行业的无人车间愈加普遍。

走进嘉定的汽车零部件领军企业安波福工厂,明亮的厂房里,各类工业机器人有条不紊忙碌着,鲜见工人身影。零部件装配、注塑成型、立体仓储、厂内物流,一系列精密加工流程都由机械臂精准完成。

这些由机器人“代工”的产品除了满足国内所需,还将远渡重洋销往欧美市场。

随着数字技术嵌入企业的研发、生产、流通等环节,我国传统产业正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系统化改造。传统产业与新技术的结合不仅突破了传统制造工艺的限制,还拓展了产业经营范围和运营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新兴产业向高端跃攀

攻坚“硬科技”,长三角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

记者在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看到,一台交付车企的弧焊机器人,控制器用上海的、伺服电机用浙江的、减速器用江苏的、壳体用安徽的,各级零部件供应商均不出沪苏浙皖。

作为“全长三角造”机器人产业链的“链主”,新时达牵头12家上下游企业协同研发,以点带链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生态。从2022年下半年以来,这类机器人已出货4700多台。

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2023年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3.9%。上海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把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一批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

布局新兴产业,既是产业迭代升级与换道超车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支撑。找准发展方向和突破口,补链、强链、延链正在全国多地“开花”,以“含新量”提升“含金量”。

主攻高档数控系统创新、高效能激光机床设计制造、相关工业软件自主研发……在广东佛山,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围绕核心技术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向高端数控机床“新赛道”进军。

广东省省长王伟中说,广东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巩固提升现有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新的万亿级、5000亿级产业集群,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制造强省,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比去年全年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8%、12.7%。当前,我国工业界高新技术突破速度和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稳步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日益增强,新型工业化基础更加坚实。

以未来产业开创产业未来

利用最大时延抖动小于50微秒的未来网络,医生远程操控手术机器人为5000公里外的病人做手术;高速飞行的“空中汽车”,让原本数小时的旅途缩短到几十分钟;大模型加持下,人形机器人有了自主学习能力……

在调研过程中,记者切身感受到一系列让人惊叹的“未来科技”不仅可观可感,还衍生出一个个未来产业。各地正积极抢抓新赛道,以未来产业开创产业未来。

戴上AR头盔,现场的人、景、物能呈现出各类信息标注状态,分享这些信息能让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协同工作……在苏州昆山的元宇宙产业园,这样的场景不是电影,而是一项项产业新应用。

超前布局元宇宙产业,昆山已集聚68家重点企业,打造出覆盖智慧城市、文体旅游、智慧教育、工业制造等领域的17个应用场景,让元宇宙加快进入生活。

超前布局更利于统揽全局,优先发展更容易占得先机。

2016年立项、2020年发布全球首个确定性广域网创新试验成果、2021年面向社会提供试验服务……如今,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这条信息传输“高速路”已覆盖我国40个主要城市。

在南京未来网络科技城,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CENI,正接受全面验收,很快将向社会提供开发共享服务。

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表示,未来产业的发展具有风险高、不确定性大等特点,江苏秉持包容审慎的态度,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尊重基层创造,为市场发育和企业竞争留出足够空间,营造发展新质生产力良好环境。

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开辟新赛道,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各地正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