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6-22
□记者 陶登肖 范楚乔 文图
“将军,哈哈,我赢了!”“大家跟着音乐节奏一起扭起来,对!就是这样!”“3点了,该喝我的下午茶——冲鸡蛋啦。每天一碗冲鸡蛋,给啥我都不换。”……位于稷山县城的稷山康宁护理院,每天都会传出老人们快乐爽朗的笑声。这些笑声,是他们安享晚年的写照,也是稷山县近年来探索创新医养结合成果的缩影。
老有所养,则民有所安。老年人的幸福决定着家庭的幸福,关系着社会的发展。要让老年人都能有幸福美满的晚年,奔着这个目标,稷山县将医养结合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抓住得天独厚的医疗资源,因地制宜探索出一种集医疗、康复、养老、养生等于一体的医疗养老服务模式,走出一条县域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路径,形成一种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构建嵌入式服务模式,以医养结合小切口托举起了民生大幸福。
2023年,稷山县成为全国100个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之一,这项荣誉全省只有3个,运城仅此一家。
集中医养其乐融融
护理院里,颐养天年
一起做手部操,依次做康复训练,与好友玩纸牌,坐着轮椅散步……稷山康宁护理院里老人的医养生活,丰富多样,日子有滋有味。
这里是全省首家医养结合机构,是稷山县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一个典型代表,为全省医养结合机构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行业标准。
自2012年成立以来,这里不断有老人慕名前来集中医养,不断有老人康复后回归家庭,还有一些老人接受临终关怀安详离世。
“大妈,您今天感觉怎么样?”“好着呢!”6月12日下午3时许,稷山康宁护理院康复师宁杰平一边和82岁的崔大妈聊天,一边为其进行腿部按摩。
半年前,崔大妈因二次脑梗导致身体行动不便,经过治疗、护理,已经可以慢慢行走,康复效果较好。谈起在康宁护理院的生活,崔大妈不住地说“好”。
虽然老人们腿脚不便、各项能力不如从前,但在科学规范的康复治疗、贴心周到的护理服务,以及和谐温暖的整体氛围影响下,他们的精气神都很好,心情舒畅、笑容常伴。
“护理院有医生、护士、康复师,康复效果好,还有人做伴,老人心理上没有那么多负担,家属也能省点心,一举多得。”一位探望老人的家属说。
有了老年护理院,有效解决了“养老机构不看病,医疗机构不养老”的困境,“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难题迎刃而解。
“老人得到好的照顾,年轻人才能安心出门打工、创业,数万稷山人得到了就业岗位,收入逐渐增加。”稷山县卫健局局长赵东杰说。
老年村民“近”享医养
居家养老,安享晚年
绿荫绕长廊,高楼透敞亮;在家能养老,出门好就医。与其乐融融的康宁护理院一墙之隔,是稷山县居家医养小区的典型代表——稷山县民乐社区康宁花园小区。
夏日炎炎,被绿植环绕的长廊下,阵阵凉风拂过,老人们津津有味地玩纸牌、打麻将,好不惬意。
老住户杨茂顺是蔡村乡西柏村村民,他和老伴对这个小区十分满意。“既能养老,看病又方便,非常省时、省心、省钱。社区、护理院、小区经常举办各种活动,还有爱心理发。我们村不少人都住这边,比在村里都热闹,下棋的、打麻将的、聊天的,大家都很开心。”杨茂顺说。
这个小区能容纳600余户老人居住,工作人员会为60岁以上的住户建立健康档案,与康宁护理院实行医疗资源共享。小区全部使用医用电梯和无障碍通道,客厅、卧室、卫生间分别设有医疗呼叫器,康宁护理院医护人员24小时为住户提供医疗保障……这种“楼下看病、楼上养老,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居家养老新模式,为稷山县医养结合成果再添新彩。
“下楼都是老年人,出门就是护理院,社区、护理院、小区物业的服务都很好,我每天跟着大家一起锻炼身体、娱乐,没想到还能过上这么幸福的老年生活。”杨茂顺说。
稷山县有像杨茂顺这样在县城购置房产、依托护理院医养资源养老的老人,也有在乡(镇)、村(社区),依托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实现居家医养的老人。
“村里搞得可好哩!在日间照料中心,一天3顿免费的热乎饭,哪里不舒服不用急,身边就有村医,拿药也方便。在家需要帮助,打个电话医生就来了,服务可周到了。我没事就到这边闲坐,大家说说笑笑,日子也挺有意思的。”清河镇荆庄村73岁村民崔喜英说。
崔喜英说的村医叫马伟娥,日常除了经营村卫生室外,还负责管理该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照顾老人用餐。“我对老人们的身体情况、用药习惯都很熟悉,他们过来吃饭,顺便就能看病、拿药。日间照料中心吃饭时间固定,饭菜营养搭配合理,能让老人规律用餐、科学饮食。”马伟娥说。
目前,该县有129个村级卫生室与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行协议化定点服务,由村卫生室提供全时段上门服务;63家村卫生室迁建至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切实打通了健康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专业照护守护“夕阳”
就近医养,晚景如春
距离县城不到半小时车程,记者一行来到了太阳乡东里村卫生室,见到了村医邢建华。邢建华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中医医师,不光“管着”东里村老人们的头疼脑热,还经营着康颐养护院。
早间操、娱乐活动、晚间操……老人们的作息时间表里,安排好了每天的活动,除了按时检查身体、康复治疗,他们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康颐养护院现在有100多位老人,现在正在进行提升改造,以后将给更多老人提供医养场所。我们刚买回来两台新设备,也能为老人提供更好的医养服务。”邢建华说。
康颐养护院升级的同时,距离该村3.5公里左右的清河镇医养结合建设项目也在施工,这是稷山县乡镇医养结合项目的其中之一,目前工程主体基本建成,正在进行管网铺装和道路硬化。“翟店镇的项目已经建成,将按计划投入运行。乡镇卫生院和乡镇医养结合服务平台能共同为乡镇居民提供医养服务。”赵东杰说。
近年来,稷山县委、县政府不断整合医疗、康养资源,充分发挥特色中医疗法的优势,以实现“以医带养”,全面提升健康养老服务水平。医养结合机构被纳入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建立医养协作和“双向转诊”机制,在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构建嵌入式服务模式。规划引领、土地供给、税费优惠、信贷支持、资金补贴等,为推进全县医养结合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多元化的健康养老服务,构建起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网络,让需求不同的老年人得到了相应的医养服务,提升了老年群体的幸福感。
最美不过夕阳红。医养结合守护的,是一位位老年人的幸福晚年,也是一个个家庭的美满和睦,更是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医养结合带来的,除了老年人更加幸福的晚年,还有县域经济的优化、消费增长、年轻人就业率提高、居民收入增加、社会良性发展等。我们还在探索实施‘长护险’政策、开展临终关怀,将通过更多惠民政策和措施,不断擦亮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这块新的金字招牌,让更多老年人乐享晚年。”说起今后的规划和目标,赵东杰信心满满。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