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6-19
□记者 李婉玉 荆毅萍 见习记者 孔雄
“这个地方能让大家去审视自己的审美,而且能改变自己的审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诗人让鹳雀楼不朽!”……对于永乐宫、鹳雀楼,董宇辉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6月12日,“与辉同行”山西行首站选择我市,先后在永乐宫景区和鹳雀楼景区直播。近日,两个景区热度持续攀升,许多外地游客按图索骥,专程前来体验。
那么,永乐宫和鹳雀楼的精彩看点分别是什么?本期特为您奉上打卡攻略,助您用最短的时间get到最多的精彩。
品永乐“三绝”:建筑 壁画 搬迁
作为重要的黄河文化遗产,永乐宫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明特质的珍贵文化遗存。其以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富丽堂皇的宫廷建筑和举世瞩目的搬迁工程享誉华夏。
元代建筑 堪称典范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是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元代全真教祖庭,是为纪念唐代道教著名人物,后被誉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的一处宫廷式道教建筑群。
永乐宫既是一座经典的道教建筑,也是元代承上启下的官式建筑群。整座宫殿为木构架结构,规模宏伟、布局疏朗、气势壮观。
永乐宫现存元代建筑4座,均位于中轴线上,由南至北分别为龙虎殿(无极之门)、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殿间有与月台等高的甬道相通相连,东西两侧不设配殿等附属建筑物,旨在凸显主要建筑的巍峨壮观。
全国现存元代建筑虽不下百座,但多属地方风格,只有永乐宫加以突破,属于元代官式建筑群,也是现存唯一的元代官式建筑群。
永乐宫中的天花、藻井是元代官式建筑内檐装修的典型实例,代表了宋、明之间小木作发展历程的重要节点。
众仙朝元 满壁风动
永乐宫现存壁画1000多平方米,主要分布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4座元代建筑内。
运用重彩勾填画法绘制了统领山川田野的护卫神祇、道教诸神祇朝拜元始天尊的宏大场面,将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社会历史拟人化,集中表现了道教“万物归元”的思想。
无极殿又称三清殿,是永乐宫最主要的殿宇,殿内壁画《朝元图》是永乐宫壁画的精华。
壁画描绘的290位神祇人物,个个栩栩如生、面型丰满,表情生动、各具特色,衣冠服饰无一雷同,继承了唐宋延留下来的吴派道教人物画传统。
《朝元图》整幅作品构图宏伟、气势磅礴、笔法生动传神,用色富丽堂皇,代表了元代壁画的最高成就,是迄今所知的中国古代最大的人物画,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永乐宫已成为国内十多所高校的大学生临摹实习基地。
搬迁奇迹 巧夺天工
永乐宫迁建工程是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重要,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文物建筑保护项目。
永乐宫从搬迁到最后的重建,一砖一瓦,一榫一卯都没有丢失或损坏,整个过程实现了零失误,尤其是壁画的迁移,揭开了我国古代壁画保护的序幕。
重建后的永乐宫不但建筑风格保持了原来的风貌,复原的壁画也保持了本色,完好如初。这项耗时10年的搬迁工程,同埃及的“阿布辛拜勒神庙”的移筑,并称为世界文物史上人工搬迁的两大奇迹。
提升改造后的“永乐宫搬迁纪实展——永乐壮歌”展厅,除了董宇辉驻足观看高达2.28米的琉璃鸱吻和孔雀蓝釉角神外,搬迁手写材料、专家讲述视频及老照片等各种资料应有尽有。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壁画资源优势,永乐宫壁画艺术博物馆还开发壁画临摹(图③)、搬迁体验、斗拱展示体验、泥皮画体验、碑拓体验等系列研学课程,通过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登鹳雀楼 望文脉之远
一首诗带“火”一座楼。您或许没有去过鹳雀楼,但您一定听过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那么,鹳雀楼究竟有何魅力,让无数的文人墨客登高赋诗。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息而得名(图②)。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始建于北周时期,遗憾的是在金元光元年遭大火焚毁。
今天所看到的鹳雀楼,是1997年12月重建而成的。地处黄河之滨,西依黄河水,南枕中条山,总高度达73.9米,是四大名楼中最高的一座。
楼体内部共六层,每一层设有不同的展示主题,通过壁画、雕塑等表现形式,展现了河东历代的人文景观,再现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
一层主题千古绝唱和大唐蒲州盛景,二层悠远流长(华夏根祖文化),三层亘古文明,四层黄土风韵,五层旷世盛荣,六层极目千里。
到鹳雀楼,无法错过的是其名楼文化、牌匾楹联及诗词歌赋。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作为古代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是唯一坐落在母亲河畔的标志性建筑,多少文人墨客在此地留有墨宝。
鹳雀楼收藏了14幅牌匾楹联,都描绘出当时鹳雀楼的壮观和黄河奔腾的景象。
关于歌颂鹳雀楼的古诗词,除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之外,还有很多。比如唐代李益的《同崔邠登鹳雀楼》、宋代沈括的《开元乐·三台》、元代段克己的《满江红登河中鹳雀楼》等都是精品。
登临鹳雀楼顶,将顿感无限壮阔,黄河如带,风声如诉。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共赏一片天地,远眺华山巍峨,俯瞰大地铺陈……
值得一提的是,鹳雀楼的油漆彩画,是国内失传的唐代彩画艺术。经过专家多方考察抢救和重新创作设计,鹳雀楼也是目前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
除了有景、有诗,鹳雀楼还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历经千年见证了中华民族发展的辉煌与沧桑。
作为旅游景点,鹳雀楼时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音乐会、摄影展、民俗工艺活动……
时光偏爱运城,历史赋予运城美丽的自然风光及丰富的人文景观。
正如宇辉所说:“如果你想了解中华文明,运城是必去之地。”
来吧,与辉同行,瞻仰永乐宫,登临鹳雀楼,赏古建壁画,看大河奔腾,溯文化之流!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