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填报高考志愿 这些误区需避免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6-18

□记者 杜磊 见习记者 陈怡霏

“填报志愿可以从就业角度出发,根据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和孩子的天赋与兴趣,选择适合的院校和专业。”6月14日下午,本报与“凯翔”联合举办的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上,山西省资深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李计堂向家长分享志愿填报的相关经验。

随着2024年高考落下帷幕,如何科学地填报志愿成为家长和考生关注的焦点。为此,记者采访了李计堂老师,整理志愿填报的科学方法,为考生及家长提供一定参考。

【专家介绍:李计堂,参与山西省高考大数据研究12年,山西省教育厅新高考选科数据平台研发人,中北大学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特聘导师,省内多所重点高中生涯规划老师。】

•志愿填报四步走•

1.充分了解志愿填报规则。比如我们要了解具体的填报时间,填报时各批次的设置情况,录取规则,包括退档、滑档、服从调剂分别是什么意思,在填报时心中有数。

2.综合信息进行筛选。在给孩子选择院校、专业的时候要具体了解院校的历史沿革、它都有什么强势专业,这些专业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是否具有保研资格,学校的硕士点、博士点建设情况等信息。选专业时,要结合孩子的天赋、兴趣、单科成绩、性格特点等因素,再结合社会发展的形势综合考量后,为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3.利用数据确定目标院校。每年高考出分后,省招办会出“一分一段表”,家长可以结合此表了解孩子的全省位次排名,在掌握以上基本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检索各批次院校和专业历年的录取数据,来看一下孩子能否被学校录取,录取后能否读到心仪专业,如果读不到心仪的专业,是否要服从调剂?合理地利用填报规则确定孩子的目标批次、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

4.科学填报,避免滑档。根据选好的目标批次、目标院校、目标专业,设置好‘冲’‘稳’‘保’的梯度让我们的孩子被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录取。

•易存在的误区•

1.用往年的分数、线差来给孩子进行填报。

首先我们要明确,在填报过程中参考的是位次而不是分数。分数是用来确定位次的,而每年各分数段同分的孩子分布密度不尽相同,如果依靠分数或线差进行填报,那么填报结果将极不准确,比如同样是一个理科600分的孩子在2023年的位次段是4586到4707,而在2022年的位次段是2561到2652,中间相差2000多位次,如果还按照2022年的数据给2023年的孩子填报,势必会给孩子造成在大学和专业上选择的失误。

其次,家长也应注意,招生计划和专业每年都可能发生变化,简单地利用位次一一对应填报志愿也存在一定风险,还需综合历年信息进行考量。

2.盲目追求热门院校、热门专业。

在往年给孩子们填报志愿时发现,孩子们对自己选择的专业、院校并不十分了解,只是盲目追求热门城市、热门专业。在城市、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上,更应该看重学校的学科建设情况和专业的排名,而不是它所在的城市,这点对于理工科的孩子尤为重要。在城市的选择上要量力而行,不要为了去一座城市而去选择不喜欢或不擅长的专业。另外,选择专业时也要冷静思考、认真分析,不要一窝蜂地去追所谓的热门专业。选专业,要在对专业情况、升学情况、就业情况充分了解后再进行选择。

•艺考录取有变化•

今年艺考政策有变化,要特别注意。艺术类报考今年第一次执行平行志愿,今年和前几年的政策不同,往年的录取数据几乎没有了参考意义,并且还有可能产生误导。分析今年普通批次的艺术生志愿,要结合院校层次所在的城市热度、考生的综合分数排名等因素,来综合分析估算分数,填报志愿。

在报考时,注意提前批次:

1.艺术校考类文化最低控制线改为必须达到二本普通文化线。

2.艺术统考联考类文化最低控制线达到二本艺术文化线。

3.继续执行非平行志愿,填报院校数从2所改为1所。

普通批次:

1.从非平行志愿改为平行志愿,每个批次可以填报9所院校,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

2.所有艺术专业满分都是300分。

3.考生按照综合成绩排序。

4.综合成绩计算公式:综合分=文化分50%+(专业分乘以2.5)50%。

需要注意,公费师范生、免费医学定向生,以及今年新增加的公费农科生都不允许考研。准确说是原则上不允许考全日制研究生,可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三类考生录取后都是免学费,免住宿费,并且补助生活费,最大的不同是,毕业后到相关单位服务年限不一样:公费师范生是6年,免费医学定向生是8年,公费农科生是5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