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6-06
记者 崔萌 文图
“运城美不美?”
“美!”
6月3日上午,“盐湖006号灯杆”观景台上,随着“咔嚓”“咔嚓”的声音,来自内蒙古的8名游客在此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为他们拍照的是盐湖区南城街道银湖街社区副主任张琳和委员张伟杰。
▲留个影
自运城火爆“出圈”,“盐湖006号灯杆”观景台成为网红打卡点,距其20米远的银湖街社区庙东庄党群服务站变身爱心驿站,为游客提供充电、喝水、休息等服务,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也顺理成章变身为“摄影师”“微导游”。
6月2日,游客李先生一行8人乘坐高铁从内蒙古呼和浩特来到运城。3日一早,他们在东湖农贸市场品尝了特色美食,10时许来到“盐湖006号灯杆”观景台打卡。
站上观景台,一眼望去,宽阔平坦的解放南路(跨湖段)穿过淡淡的薄雾向南延伸,直至中条山脚下;道路两侧,葱茏的绿树与古朴的景观灯交相辉映,雾霭下的盐湖水天一色,朦胧而又浪漫;一辆辆汽车,如同在画中穿行。目之所及,水绿交融,静动相宜。
“快来!快来!这个位置绝美,不愧是网红打卡地!”现场,李先生与朋友们找到了最佳拍摄点。
丝巾、墨镜、帽子……照片里,他们伸出“剪刀手”,似乎在对千年盐湖“比个耶”。
“‘红马甲’,给我们拍个大合照吧?”在张琳和张伟杰的帮助下,他们有了来运后的第一张合影。
除了摄影师这一身份,张琳和张伟杰还有另一重身份——导游。
“你看,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绕到观景台对面,那里就是池神庙,有河东池盐博物馆,可以去看看。”
“顺着道往下走,就能看见刻在石头上的‘盐池’两个字,记得到盐湖22号堤埝打卡。”
“结束后,乘坐21路公交车就能直达解州,参观解州关帝祖庙。”
“还可以坐城际公交车到永济登鹳雀楼、看大铁牛、听普救寺里的爱情故事。”
张琳和张伟杰滔滔不绝地为游客介绍运城的旅游景点、乘车路线,言辞间流露着小骄傲。
“你们太热情了,也欢迎你们到内蒙古!”临走时,一名游客到党群服务站接热水,并发出邀请。
庙东庄党群服务站于去年8月建成,站内设有空调、饮水机、微波炉、雨伞,还有便民服务箱、医药卫生箱等。
“‘006’火了后,每天都有游客在此打卡拍照,也有许多人来这里喝水、休息,给手机或无人机充电。”该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陈艳玲说,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每天两人在此值班,为游客提供热情服务。
当然,庙东庄党群服务站也成为辖区居民休闲地。当天11时许,居民程爱萍和爱人从盐池返回途中,来到服务站纳凉、补水。
“今天出来遛弯有点晚,热得我满脸汗。”程爱萍一边摇着扇子,一边端起网格员递上的温水喝起来。
此外,在“盐湖006号灯杆”观景台附近执勤的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队队员等户外劳动者,也经常来此光顾。
每一次旅游,都是一种期望。旅游带来的体验经济,对旅游景点、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盐湖有好景,更有好服务。“盐湖006号灯杆”火爆出圈的背后,也有庙东庄党群服务站的付出,它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