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6-05
谭文珮
天色将晚,因为路上堵车的缘故,耽误了回家时间,心情略微有些浮躁,车开得风驰电掣。在快到家的时候,远望,突然看到路口有个熟悉的身影,被灯光拉得很长很长。
这个并不挺拔,却像山一样伟岸的身影,正是我的父亲。这么多年,他的身影似乎从未变过,但在我记忆里,每个阶段的父亲都有些许不同。
小时候,父亲的身影是“勤劳”。当时,父亲在一所乡村中学任教,我们一家三口就住在学校北边的教师宿舍。那个时候,学校尚未通自来水,每周放假后,他都会带着我到学校南侧的水塔挑水。到了水塔旁边,他总会叮嘱我在外面等着,自己卸下扁担上的水桶,在兜里摸索出钥匙,打开水塔大门。对当时幼小的我而言,黑漆漆的水塔就像一个择人而噬的巨兽,只身前往其中的父亲就像与之决斗的大英雄。我的英雄总是会为我遮风挡雨,抵御怪兽。隔着大门,我能隐约看到他娴熟地将桶绑好,放入井中。待听到“咚咚”两声,水桶接触水面的声音传出,又过了一会儿,估摸着井水溢满水桶,他便麻利地绞着井轴,将水提出来。终于,在我期待的目光中,爸爸战胜了“大怪兽”,担着装满水的水桶走了出来,像凯旋的英雄。满载而归的路上,我像只小鸟一样绕着他跑前跑后,问出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太阳?”“小鸟是站着睡觉的吗?”“珮珮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为什么同样的路程爸爸只用走一步,我却要走三步?”……现在的我已记不清父亲当时的回答,只记得火辣辣的太阳底下,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和一路上的欢声笑语。
转眼上了小学,父亲的身影有了改变,那就是“厉害”。都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嗯,我的父亲就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情。有时,经过他的教室门口,听到他领读单词的声音,看到字迹工整的板书,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手上、书上,异常明媚;有时,也会有调皮的学生被父亲叫到办公室“谈话”,平时不善言谈、甚至有点口吃的父亲居然可以侃侃而谈地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心服口服;有时,会有学成归来的学生来家里看望他,聊聊近况;有时,我走在村里的集会上,会被周围的村民叫住,问:“你是不是谭老师的女儿呀?你爸教学教得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每此时,我都会为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而骄傲自豪。在教室、办公室、讲台上,父亲的身影被阳光映到窗台上,拖到地上,很长很长。
上中学后,父亲的身影再一次发生了改变,那就是“坚韧”。彼时的我,已经开始学习钢琴。每周末,不论刮风下雨,父亲都会骑着摩托车带我去市里学琴。高二,我改学长笛,成了名副其实的艺术生。面对即将来临的艺考,父亲也变得异常紧张,每周雷打不动地接送我不说,还成了我的“陪练老师”。在我的专业小课上,父亲甚至听得比我都认真,拿着圆珠笔将课程的重点、难点、易错点都写在本上。到家后,父亲又将我吹奏的曲子录下来反复听,以便发现问题。他还自愿做我的“人工节拍器”,用手打着拍子,一遍遍地陪我练习。我想,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坚韧,我才更加多了一份执着。在一次次的共同练习之后,我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拿到录取通知书,把喜讯告诉专业老师时,他高兴地夸奖我:“这孩子学琴时间最短,成绩最好,很有灵性。”我笑了笑,心里想:“不是因为我自己有灵性,而是因为夜夜练习的灯光下,我身后那个坚韧的身影。”
白驹过隙,很快,我就进入了工作岗位。这时,父亲的身影反而变得像“小孩”。近几年,我越来越发现父亲变成了一个“小朋友”。就在去年,父亲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病床上的父亲朝我招招手,在我靠近后,他告诉我:“我不严重,我不手术,我要吃药治疗。”是不是像极了怕疼的小朋友?后来,他还是被说服做了手术。在重症监护室里,他看到我,就像在幼儿园里受了委屈的小朋友,抬起肿肿的手腕,把伤口指给我看。出院在家休养了一个月后,恰逢疫情。学校不开学,取而代之的是直播授课,校领导考虑到他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没安排他进行直播教学。加之,医生建议他手术后不要再吹小号,母亲就告诉他的“小伙伴”,管乐排练的时候不要通知他。那段时间的父亲像是被人遗弃的“小朋友”,迷茫且失落。有一次,父亲强烈要求出去吹小号,倔强的他甚至因此和母亲起了口角争执。我劝母亲:“还是让他去吧,那不仅仅是小号,更是他的精神世界。”得到应允的父亲,迅速拿了水杯,背起书包,骑着自行车,冲出了家门。那个身影像一个着急出去玩耍的小朋友,恨不得把影子丢在家里。
这么多年,这个“老头”身上有一些东西一直没变。比如,他始终如一的敬业、始终如一的节俭、始终如一的孝顺、始终如一的善良、始终如一拿我当“小情人”来宠爱:碗里的好吃的,总是夹给我;提醒我穿得厚厚的;晚上蹑手蹑脚进到我房间,给我盖好被子,关掉空调……
一眨眼,我好像明白了弹指永恒的意思。那个身影还在路灯下等我,我理了理思绪,慢慢地减速,摇下车窗,看着那个靠近的、熟悉的、带着笑容的脸庞。
“爸爸,我爱你……”我嗫嚅着,声音小得几乎自己都听不到。
他疑惑地愣了愣:“什么?”
我想了想,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大声道:“没什么,我们回家吧!”
那个身影也笑了。
“我们回家!”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