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6-05
记者 祁克宁 见习记者 樊慧敏 文图
在每天的城市生活中,洗澡、洗衣、洗菜等产生的污水,进入下水道后,最终去了哪里?又是如何处理的?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
在第53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6月1日,运城市首创水务有限公司邀请我市明远小学35名学生及部分教师,走进该公司城西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厂,“零距离”了解污水处理工艺,见证污水变“清流”的过程。“眼见为实”的参观,让这些“环保小卫士”大开眼界,纷纷表示要从点滴做起,节约、保护水资源,共建清洁美丽城市。
参观生物反应池
净化除杂质
要了解污水净化工艺,首先需要对污水处理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认知。6月1日下午,学生们在世界环境日签字墙签完名后,走进运城市首创水务有限公司城西污水处理厂中控室内,听讲解员介绍污水处理的大致流程。大屏幕上,污水处理各个环节的数据一目了然。
通过讲解员通俗易懂的话语,学生们了解到整个污水处理过程有预处理、生化处理及深度处理3个关键环节。污水进入厂区的第一站,是一座容量为5万吨的大型调蓄池,这是污水在进入处理工序前的调蓄之地。随后,污水将经过粗格栅、细格栅,去除固体垃圾后,进入旋流沉砂池,经过初次沉淀,截留大量泥沙。
经过这些预处理工艺,污水中的杂质已被基本筛除,接着便进入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培养基地”——生物反应池。作为污水净化处理的核心环节,生化反应主要是通过活性污泥繁殖微生物,从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杂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站在生物反应池旁,看着池中污泥翻滚,听着讲解员的介绍,学生们连连惊叹:“这些污泥看起来很脏,里面却能繁殖各种微生物,使污水得到净化,真的好神奇!”
污水净化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深度处理。在两座圆形的二沉池中,水中的污泥被沉淀分离,水变得清澈。随后,污水经过高效沉淀池、V型滤池等环节进行深度处理,去除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杂质后,再经过消毒接触池进行消毒。
在巴氏计量槽及出水口,学生们看到净化后清澈的水不断涌出,十分欣喜。至此,整个污水净化流程结束,生活污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将继续其重生之旅。
▲比较污水净化前后状态
污水变清水
净化是为了再生利用。参观完污水净化处理流程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来到位于该厂区南侧的运城首创再生水厂,继续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了解净化后的污水如何实现再生利用。
在该厂区的生产车间,学生们有序参观了高效过滤器、超滤机组及反渗透膜组,了解了原水进入再生水厂后的一系列处理工艺,也对污水再生流程有了整体的感知。
▲探寻污水再生奥秘
据讲解员介绍,再生水厂设计处理规模为每天5万立方米,成品水产量可达每天3.5万立方米。整个流程采用国际先进的“高效过滤器+超滤+反渗透”处理工艺,对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中水进行深度处理,在去除污水中固体物质的基础上,深度处理99%以上的溶解物,出水水质远高于生活用水标准,达到了工业级的脱盐水标准。
再生水如何利用?通过此次参观,学生们心里也有了答案。除了可以供城市园林景观用水外,在每年供热季期间,再生水厂还会向关铝热电有限公司供水,为保证中心城区正常供热、促进水资源循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观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今天的参观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脏兮兮的污水经过净化变得清澈,经过再生水厂处理后,还可以循环利用。虽然污水可以再生,但是我们还是要意识到水资源十分宝贵,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运城市明远小学六年级学生王冠淇说。
运城市首创水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六五环境日活动期间,该公司城西污水处理厂作为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将继续向公众开放。希望市民通过参观污水处理厂,能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珍惜、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一起行动起来,共建清洁、美丽的幸福家园。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