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娱>

央视综艺频道《国家宝藏》第四季:

诠释文物的时代价值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5-30

□杨颖琦

“我们是个年轻的节目,究竟有多年轻?”“上下五千年!”当001号讲解员张国立再一次喊起这个口号时,那个熟悉的节目又回来了。

阔别3年,踏浪归来。近日,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再度与观众见面。从文化印记的追寻到文化脉络的守护,再到中华文化的传承。自2017年《国家宝藏》第一期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以来,博物馆里的文物化身一位位讲师,将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一件件讲述,把博物馆带到了大众的面前,掀起了一场“文博热”,真正地让国宝“活”了起来,也让观众们足不出户,通过电视、网络就能完成视通万里的审美体验。

《国家宝藏》第四季延续前三季“前世今生”的展演模式,围绕水利、水运文化等主题,继续将国宝文物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相融合,对文物进行了新的时代解读。节目以国宝文物为载体,讲述历史故事;以人为媒介,演绎历史时空;以故事为依托,在向观众诉说一个个精彩历史故事的同时,也引人思考,带领观众一起探寻历史背后的记忆价值。舞台设计运用声光电等新科技,建构起国家情怀和民族记忆贯穿的视听空间。

这一季,《国家宝藏》将带着观众走进九大文博机构——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福建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汲闽流、渡星宿、跨松嫩、揽香江、临海河、历三峡、溯赣水、涉淮右……当文明的风帆涉过时空的长河,九座保存文明密码的宝库宛如九座连接古往今来的桥梁,携手回答世界的问题:我们中华文明究竟能为人类的未来提供哪些根植于血脉的智慧和力量?

器铭正史,物炳天罡。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创出品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被誉为“开启中国古典文化综艺元年”的现象级节目,它也被观众们亲切地称为“综艺时代下的一股清流”。“马上就要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像是回家一样,也不知道今年的舞台会有哪些变化?”在先导片中,《国家宝藏》001号讲解员张国立在这个与国宝结缘七年的舞台上,细数七年间那些曾与《国家宝藏》相遇的人们身上发生的故事。

《国家宝藏》七年,很多人的宝藏故事还在继续。当年还在上小学的孩童如今已经成为一名中学生,对世界货币十分感兴趣,未来梦想能考取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当年尚在青葱年纪的考古人如今已成为能独当一面的领队,他们的考古人生还在继续;很多粉丝看完节目后,开始循着《国家宝藏》的足迹,走遍全国各个城市的博物馆,并将这些经历剪辑成视频,让更多人看到博物馆文化……

我们的华夏先民盼望着能与天地和谐相处,三山五园、九坛八庙,藏着恒久的行事准则与朴素信仰。在第一期节目中,国宝守护人蓝盈莹、苏有朋、张新成带着观众再次走进故宫博物院,用精彩的演绎解读国宝青玉雕大禹治水山子、兰亭八柱、交泰殿铜壶滴漏的前世今生。

几乎每个中国小孩小时候都听过、读过“大禹治水”的故事,我们赞叹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精神,也赞赏我们先民与自然抗争的智慧和勇气。在“青玉雕大禹治水山子”的前世传奇中,蓝盈莹化身向“有德之君”献玉的昆仑山仙使,通过她的视野,观人间开凿荒地、治理水患的动人故事。这个以宋人《大禹治水图》为底稿,由乾隆皇帝亲自担任总设计师,进行立体化呈现的古代玉雕作品,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而且体现了我们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

而在今生故事的讲述中,三位来自水利部信息中心数字孪生团队的嘉宾向观众展示了以中华大地为蓝本的中国现代全流域数字模型,介绍数字孪生技术如何赋能现代水利建设。回望我们国家的历史,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治水史”,修水道、治河患,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必修课。随着生产技术的更迭创新,现代中国人的“治水”必修课也迎来了新的课题。通过节目,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技术革新的现代化,而且是赓续古老传统的现代化。回望千年,从大禹治水到今天,一代代水利人治水兴水,以舍生忘死的精神守护着锦绣山河,而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也应该为守护江河安澜交出属于我们的新答卷。

正如前三季一样,《国家宝藏》第四季也在持续输出让观众印象深刻的精彩文案。在国宝“交泰殿铜壶滴漏”的前世传奇演绎中,节目借故事中“老仙人”之口,向观众诉说老祖宗的“时间”智慧:“吉时不只是时间的标记,更是我们对时间的理解。你瞧这太阳,亘古不变地东升西落,我们捕捉它的影子,勾勒时间的长短,接着月亮追随太阳,在它们的交替里,我们有了昼与夜,我们掌握时间,才能在春天来临前准备种子,秋天到来之前清空谷仓。我们理解时间,选择吃应季的果蔬,更好地生活……”

“泱泱华夏数千载,我们依旧正年轻。”透过节目,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未曾揭示的历史遗址,接触更多珍贵的国宝级文物,链接起它们背后的一幕幕历史,并带来一系列震撼人心的发现,而关于这个“年轻”节目的故事,仍在继续。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