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精准诊疗“多出来的一叶肺”

市中心医院成功治愈一例罕见病“肺隔离症”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5-30

□记者 王耀 文图

胸闷气短、咳嗽不止、多痰咯血?小心或是肺隔离症。近日,市中心医院胸外科采取胸腔镜技术,微创打孔,成功为一名患者切除病灶,最大横截面积为6.7厘米×5.2厘米。术后,患者重享畅快呼吸。

患者咳嗽月余,专家精准诊断罕见病

万荣县的谢阿姨今年52岁。1个月前,她突然出现咳嗽、咳痰等现象,在当地治疗后始终未见明显缓解。无奈之下,5月15日,谢阿姨在家人的陪伴下,敲开了市中心医院胸外科门诊诊室的大门。

当天出诊的是市中心医院挂职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张双平。彼时,张双平刚刚来到运城,这是他第二次出门诊。

张双平认真仔细地听取谢阿姨的病情,初步判断她是左肺下叶肺良性病变,建议入院治疗。随后的详细检查显示,谢阿姨的左肺下叶胸膜处可见团块状高密度影,最大横截面积为6.7厘米×5.2厘米。这块阴影内还有一个较粗大的供血动脉。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病史和相关辅助检查,张双平初步诊断谢阿姨为罕见的“肺隔离症”。

千分之一的罕见症,微创手术让伤害降到最低

人体的肺分两侧,左边斜裂分为两个肺叶,右边分为3个肺叶,承担着呼吸的重任。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性肺发育畸形,患者多长出来一叶肺,医学上一般称这多出来的肺组织为“隔离肺”。该组织有自己的循环系统,通常由人体最粗大的主动脉发出异常分支供血(这支血管如果出现破裂,将导致肺部出现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隔离肺没有实际功能,所以大部分患者20岁以前都不会有任何症状。只在体检时才会发现肺部肿块(一般需要薄层CT才有可能明确诊断)。该病可分为叶内型和叶外型,发病率约千分之一。

面对这样的罕见病,张双平带领胸外科医疗团队为谢阿姨制订了详细的手术及治疗计划。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常规手术创伤大,术后愈合缓慢,易出现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张双平采用微创手术,从谢阿姨的第5块肋骨和第6块肋骨之间,切开一个两厘米左右的小切口,然后置入胸腔镜完成后续操作。这样不仅出血少、恢复快,也不会留下难看的疤痕。

经过1个多小时的手术,患者“多出来的一叶肺”被成功切除。5月24日,术后第4天,谢阿姨顺利出院。出院前,他们一家对张双平高超的诊断水平、精湛的治疗技术赞不绝口。

知名胸外专家,造福更多河东人民

张双平是我省知名的胸外专家。5月13日正式就任后,他迅速投入工作状态,接连实施了包括肺隔离症在内的多台高精尖手术。结合我市患者的诊疗需求和医院的实际情况,张双平最近在筹划开展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却高居第6位。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这一疾病。传统的食管癌手术是通过胸腔切除肿瘤,对患者肺功能要求较高。作为一项无需经胸即可切除食管的先进技术,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完全在纵隔的“通道”中完成,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避免了胸腔镜手术及开胸手术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减少心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不仅适用于早期食管癌患者,更为胸腔黏连、高龄及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据悉,张双平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已成功开展多例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这一手术目前在我市尚属空白,它成功引进后,可以让域内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先进、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技术。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