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5-22
记者 樊朋展 张蕊彤 刘凯华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20周年。20年来,我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从0.75亿人增长到5.23亿人,机动车保有量从1.07亿辆增长到4.35亿辆,公路通车里程从187万公里增长到544万公里。20年来,我市道路交通领域法治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焕然一新。
5月15日,由山西省公安厅交管局指导、运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主办的“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在河津市城区街道卫庄村举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结合近期《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20周年,通过交安手势操、干板腔等文艺节目,充分将交通安全宣传和地域文化特色相融合,为村民呈现了一场丰富多彩的交通安全视听宣讲盛宴。
文艺汇演道交安
“首先上场的这支队伍,是由一群爱好舞蹈的企业职工组成的具有创新热情的队伍。有请灵动艺术团为我们带来开场舞《共享平安》。”当天10时,整齐划一的手势操拉开了演出的帷幕。手势操告诉现场所有群众在日常出行中要遵守交通法规,期间还加入了“三轮车不可载人”的情景表演,赢得在场村民的阵阵掌声。
此外,当天还上演了《威风锣鼓》《为了谁》《精忠报国》等节目。其中,要属自编自演的干板腔节目令人印象深刻。
干板腔《碰瓷》展示了如果遇到碰瓷,应怎样轻松化解;《说说交通与安全》讲解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驾驶和乘坐交通工具一定要注意安全;《警钟长鸣》告诉大家要珍爱生命。精湛的演技,发人深省的话语,让节目从最初的喜剧变成了对交通安全的沉思,在寓教于乐中引导村民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民辅警还在现场摆放了农村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展板,围绕发生在村民身边的典型道路交通事故案例,现场以案释法,向村民讲解酒后驾驶,超员、超速驾驶,三轮车违法载人,不佩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
模拟体验知危害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大家已经烂熟于心的一句话,但还总有人心存侥幸、不听劝。接下来有请交通安全小小宣传员‘体验’酒驾、醉驾……”演出期间,来自黄村小学五年级的小小宣传员和老师们一起体验了醉驾模拟眼镜。
宣传员们分成几个小组,沿着现场足印行走。对于每一位同学来说,未戴醉驾眼镜前,他们都十分轻松地完成了任务。然而戴上醉驾眼镜后,同学们行动缓慢,走路开始东倒西歪,有些甚至走不成一条直线。原来,醉驾眼镜通过模拟醉酒后的视觉和感知状态,让体验者感受到醉驾时的危险和不可控。戴上醉驾眼镜后,体验者的视线会变得模糊,反应速度会变慢,甚至无法准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今天的体验让我对酒驾、醉驾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戴上眼镜后头特别晕,也看不清楚,我要提醒爸爸妈妈切勿酒后驾车。”黄村小学一名参与体验的学生说。
交安问答“话规则”
“在路上遇到行驶的大货车,你应该怎么办?”“头盔和安全带是我们日常出行的必备。”……民辅警以有奖问答的形式,邀请现场观众互动体验,辨认交通标识、手势,回答交通安全问题,并向回答正确的村民发放交通安全大礼包和安全头盔,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做文明交通参与者。
“这次活动我和学生们都受益匪浅,我们深刻认识到了遵守交规的重要性及交警工作的不易。”黄村小学教师张润红说,这样的交通安全教育很“接地气”。
河津交警大队负责人原永贵表示,此次“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走进河津,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拒绝危险驾驶,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当好文明交通宣传员,从身边小事做起,做文明人、行文明路、开文明车,用交通文明引领社会文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