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5-21
彩虹
20世纪80年代末,我谈了一场“异地恋”,男友是我的大学同学。毕业后,我分在省城的东部,他分在省城的西部。我想去男友那里工作,但是父母不同意,说男友居住的城市未通火车,回趟娘家不容易。我俩想结婚,又苦于没婚房。那时都是单位分房,由于我们刚工作,资历浅,分房一时半会儿也排不上。男友兄弟姊妹好几个,他也没有单独的房间。所以,婚事就这么拖着。
每到周末,男友坐两个多小时的汽车来看我。周一早上5点多,天还蒙蒙亮,我推出家里那辆“二八”自行车,男友骑车带着我,一路飞驰到汽车站,赶早上6点的头班汽车回单位上班。等他走了,我再把自行车蹬回去。“二八”自行车轮子大、车身高,每次我都得使劲伸直腿,身子左一扭右一扭地骑回去。
这样坚持了一年多,我最终说服父母,把工作调到男友所在的城市。领取结婚证后,我俩租了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子。屋里有房东留下的一张简易床,母亲给我们配齐了被褥,我俩买了桌椅、暖壶、锅碗瓢盆等日用品后,又专程去市场买来一盏台灯……这间小屋具备了厨房、卧室、客厅的全部功能,显得满满当当。
小屋里没有电视,那个年代也没智能手机,除了上班,闲暇时间我俩就看书,相互交流读后感。记得那几年,我们读了《红楼梦》《红与黑》《三国演义》等不少书。我们还常常下象棋——我就是在那时教会他下象棋的。我们回忆大学的时光,唠将来日子的设想,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在这间租来的小屋里,我们度过了3年时光。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俩来天津打拼。2000年以后,我们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买了房子、车子……我们也时常想起那辆“二八”自行车和租房子的时光。
温暖是生活中的甜味,而与生活有关的温暖总是值得我们去记忆的。
(《今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