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大河湾>

生活的模样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5-11

□张彩霞

又是一年母亲节。当我和妹妹踏进老妈的房间时,电视柜上一大束娇艳欲滴的康乃馨映入眼帘,不用说,一定是弟媳提前订的礼物。老妈坐在一张小桌旁,面前摞着几本书,书前支撑着一部手机,她正在听传统文化与养生的相关内容。只见她戴着老花镜,神情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并不时低头记着笔记。我们打招呼,她只是轻轻地摆手示意。自从近八十高龄的老妈学会使用智能手机,这样的场面已不是第一次了,我和妹妹相视一笑,识趣地相继退出房间,等待她学习结束。

其实,作为女儿的我和作为母亲的我,长久以来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越来越老的我们,应该活成什么样,又能活成心中想要的什么模样?看着母亲认真学习的场景,联想到十分敬重的三位文学前辈,我似乎明白了一些,那应是历经岁月仍然怀有一颗质朴的童心,应是历经苦难仍然拥有一颗淡定的静心,也应是历经风霜仍然抱有一颗灵动的诗心。

怀有一颗童心,干净处世间。“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人类啊,相爱罢,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冰心先生寄语小读者,相伴《春水》《繁星》,活出了一份优雅。“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刺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作为将近一个世纪历史的见证者,她在这张人生的风雨表上,留下了且深且浅的足迹,始终以爱温暖着世界的心房,始终用童心净化着人们的灵魂。

拥有一颗静心,不屑与人争。走在人生边上的杨绛先生,最喜欢兰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位百岁老人,前半生尝尽生活之苦,在战火中颠沛流离;后半生尝尽人事之苦,经历生离死别的锥心之痛。但她还是熬过来了,在人淡如菊中安然老去,平和、坚定、豁达、安然是她一生的修为。夏衍先生赞她“无官无位,活得自在,有才有识,独铸伟词”。不为功名苦,不受荣辱累,在喧嚣中,觅得安静,于繁华处,学得释然。

抱有一颗诗心,掬水月在手。曾经,叶嘉莹先生的丈夫入狱,寄人篱下,“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后来,她又经历了与爱女天人永隔之痛,感慨“痛哭吾儿躬自悼,一生劳瘁竟何为”?命运的无常、痛苦的无奈,成为她漫长人生悲凉的底色。灾难带给她觉悟,“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从此,她将全部身心奉献给教育,奉献给挚爱一生的诗词。“我想在我离开世界以前,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世界,留给那些真正的诗歌爱好者”。命运把她放在哪里,她就落在哪里开花,她可敬的一生始终不忘修心,以诗词温养平静的心灵。

生命是一场成长的抉择,人生是一个苏醒的过程。物质的富有固然重要,但满足精神的追求才是一个女人更好的标识。当灵魂占领高地,精神自然不会荒芜,当心灵家园告别荒芜,哪里不是生命存在的桃花源呢?冰心、杨绛和叶嘉莹三位先生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给出了答案:倘若生活黑暗,就把自己变成一束光;倘若世界喧嚣,就把自己活成一片净土。“深心托豪素,怀抱观古今”,她们用一生发现光、追逐光,最后将自己变成一束光,照亮后人,温暖后人。

当我再次回到房间,仔细观察眼前的康乃馨,娇娇柔柔,素净高雅,花朵相互依偎,相得益彰。轻轻抚摸这美丽的花朵,深深吸吮这沁人心脾的清香,心中充满了敬意,这不正像是她们芬芳的人生追求吗?这也是我想要的生活,她们就是我想要成为的模样。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