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市民政局全力推动我市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

织密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4-05-10

见习记者 王月文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兜底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对于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至关重要。

盐湖区凤凰金秋老年公寓的护工在扶着老人散步。

近年来,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民政厅的有力指导下,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逐渐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不断织密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确保每一名困难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我市绿丝带公益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们,在平陆县曹川镇崖头村低保户家打扫卫生。

截至目前,我市城市低保纳保人数达到5640人,发放资金809万元;农村低保纳保人数达到62446人,发放资金7637万元;特困供养对象9106人,发放资金2716万元;临时救助达到1803人次,发放资金351万元。

盐湖区第一时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在为盐湖区席张乡南贾村的困难群众义务理发。

精准化救助感人心

67岁的盐湖区市民冯增管因身患尿毒症而丧失劳动能力,每月需进行十二次透析治疗。除了药物费用,光每月透析费用就将近4500元,高昂的医疗费用给其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

在得知冯增管的情况后,盐湖区民政局迅速启动社会救助程序,不仅为他办理了低保,还根据其家庭实际救助需求,分层分类施保,使其享受到医疗救助。

“刚得病的时候,生活真的没有盼头。”冯增管说,“但现在,我每个月透析费用可报销4000多元,我自己只需承担不到500元的费用,这大大减轻了我的就医负担,我的基本生活也得到了保障,非常感激国家的好政策。”

冯增管只是我市在完善专项社会救助、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分层分类救助是根据群众的困难程度和致困原因,有针对性地提供分层次、差异化的精准救助。近年来,我市致力于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救助服务。

市民政局始终立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特困人员认定办法》《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实施办法》《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办法(试行)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强化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等,全面推进救助扩围增效,为救助帮扶对象提供精准化锁定、精细化服务、精确化递送,实现社会救助高质量的分层分类。

在救助工作中,如何精准识别困难群众是关键。为此,市民政局通过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和对困难群众入户排查探访,确保及时发现并救助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

去年10月和今年1月,市民政局分别在临猗县和平陆县召开了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联席会议,旨在健全完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加强各部门间的交流和信息互通。截至目前,全市低收入人口信息已录入10898户,涉及20332人。同时,市民政局积极推进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建设,共核对252批次,比对11965户28833人,有效提升了救助对象认定的准确性。此外,市民政局还开展了社会救助领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情况“回头看”行动,对残疾人、易地搬迁安置点困难群众等群体进行了全面排查,确保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供养范围。此次行动共排查23586人次,累计纳入低保范围2133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109人。

个性化服务暖人心

王富有是平陆县曹川镇崖头村村民,全家3口人享受农村低保,他本人患脑梗后遗症后行动不便,其儿子长期在外务工,其妻子还将河南籍母亲和患有轻度智力障碍的兄弟接到家里长期照看。搬迁到新居后,王富有无心无力改善居家环境,农具家具混杂,生活起居无序,面子里子“不一”。

今年4月8日,市民政局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走访,详细了解了王富有家的情况后,对接了我市绿丝带公益志愿者协会上门帮扶。在王富有家,志愿者们清洗床单、被罩、衣服等,擦拭窗户、家电,清理全屋卫生,归类收纳各种杂物,科学摆放屋内家具、物品等,使王富有家的居家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看到“新”家,王富有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满脸都是笑容。

4月28日,盐湖区民政局引导社工站的社工们回访了近期被集中供养的王振江、王江海、王改性3位困难群众,为他们提供了理发、剪指甲等日常服务。据了解,王振江、王江海、王改性三兄弟,均未婚且无儿无女,因年龄过大或残疾而丧失自理能力。经过评估,盐湖区民政局决定将三兄弟纳入集中供养范围,以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妥善的照顾和保障。目前,三兄弟被安置在凤凰金秋老年公寓,并接受专业社工的回访和日常服务。

这样的温情故事还有很多。随着社会救助对象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市民政局在新绛县民政局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物质+服务”的社会救助模式。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市民政局引导社会力量以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不断拓展社会救助服务范围。”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建庭说,“这种新模式不仅关注困难群众的物质需求,更重视他们的心理、情感和文化需求,让社会救助工作更加人性化、精细化。”

11岁的困境儿童小家(化名),其父亲多次入狱,出狱后无法联系,其母亲离婚后回到陕西老家生活,小家与瘫痪卧床的奶奶生活在一起,每天既要上学,还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奶奶。

为了给小家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盐湖区民政局将其奶奶安置在仁德养护院,由专业人士进行照护。同时,盐湖区民政局对接到盐湖区第一时间志愿者协会的“阳光之家”,并安排小家在“阳光之家”生活。此外,盐湖区民政局还联合“阳光之家”为小家提供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等服务,帮助他逐渐摆脱心理阴影。

“小家刚来的时候,学习成绩不好,也不爱说话。”盐湖区第一时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上官卫校表示,“在盐湖区民政局和‘阳光之家’的联合帮扶下,小家的不良行为习惯得到了纠正,生活技能和学习成绩都有了显著提高,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聚焦救助对象的需求,引导社会组织开展“物质+服务”的社会救助服务,为困难群体提供主动、精准、高效的社会救助服务,让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元化帮扶得人心

芮城县南磑镇的王大爷夫妇,年逾八旬且无儿无女,生活面临困境。2月初,他们收到了来自市民政局和市慈善总会的500元慰问金。收到慰问金后,王大爷开心地说:“有了这500元,我到集市上割点肉、买点菜、办点年货,我们老两口一人再添一双新鞋,美美地过个年。党和政府一年到头关心着老百姓的事,太感谢了。”

慈善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了加强社会保障、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正被有效衔接起来,以满足困难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救助需求。

去年入冬后,面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送温暖送关怀”活动,全市民政部门积极行动,聚焦重点群体救助帮扶和重点民生保障需求,及时发放御寒物资8万余份、探访各类服务对象57234人。在活动中,市民政局携手市慈善总会、慈善义工联合会等公益组织、助餐企业和爱心人士,为各类困难人员送餐500余份,为241户城乡高龄、失能低保户送去了精心制作的“福满多年夜饭”,用实际行动传递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此外,全市民政部门还组织开展2024年春节前“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市民政局接收捐款100多万元,集中救助735名困难群众;各县(市、区)民政部门接收250多万元爱心捐款,集中救助6583名困难群众,引导支持各类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社工团体等开展取暖救助39人次,发放资金6万元,送去御寒物资100余份。

4月29日,为进一步兜牢民生底线,畅通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渠道,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市民政局与市总工会等多部门联合出台了《强化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实施方案》。该方案围绕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工作衔接机制、打造特色慈善活动和品牌项目、加强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激励支持等方面,为慈善力量参与政府救助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

“社会救助工作在共同富裕中承担着兜底保障职责。”杨建庭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对社会救助有明确要求,全市要紧盯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通过‘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对可能出现返贫情况及时掌握、及时推送、及时帮扶,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市民政局将持续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充分运用乡、村两级民政助理员、社会救助协理员等基层力量,按照困难程度和困难类型,及时给予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其他救助帮扶,全力推动我市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

摄影:记者 金玉敏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