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向全球华人广发英雄帖 邀四海英才共建大盐湖

深挖十大人文历史

——运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盐湖保护利用系列研究课题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4-05-09

盐湖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经过深入挖掘,梳理综合,主要有十大人文历史资源:

一、传说文化

关于运城盐湖的形成有多个传说版本,如:“瑶池宝镜”“麒麟化盐”“神牛卧池”“蚩尤化卤”“哑姑挑泉”“黄帝战蚩尤”“仓颉造盬字”“红盐自生”“宿沙煮海”“舜歌南风”“伯益凿井”“盐梅和羹”等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故事,形成了盐湖独特的传说文化,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盐湖传说故事广泛流传于民间,反映了古河东先民与自然抗争、认知和思考,也反映了古河东先民对生命价值的探索与进取,更反映了古河东先民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对未来的希望、理想、憧憬。

二、和合文化

“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殷商时期高宗武丁任命傅说为相的诏词给盐定下本质属性、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盐的属性是一致的,都是讲社会和谐、家庭和睦、居民和美。虞舜“薰风解愠,时风阜财”的千古歌谣成就了运城池盐文化的精髓;秦人“和之美者,大夏之盐”的赞美之词奠定了运城池盐文化的内涵;盐商“和聚人心,诚信制胜”“艰苦创业,开拓奉献”的经营思想形成了运城池盐文化的特质。“水润下以作咸,莫斯盐之最灵”,五味调和,则成馐羹,故曰和合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三、盬盐文化

相传黄帝命令史官仓颉,创造一个能代表盐湖资源的字。仓颉多次到盐湖观察和了解情况,经过一番思考,取形赋意,创造出代表盐湖的“盬”字。此字得到了黄帝的首肯,从而延续下来。《辞海》作了专门的注释:“盬,古盐池名。”许慎的《说文解字》:“盬,河东盐池也。”“盬虽盐,惟此池(河东)之盐,独名盬,余盐不名盬也。”《水经·涑水注》:“河东盐池谓之盬。”“盬”与“苦”相通,“苦盐”即是河东盐之别称。“盬”的本意为“出盐直用”而不需要经过煮煎。也就是说,不假人力,天然而成。河东盐池生产的池盐称之为“盬盐”,河东盐池称之为“盬池”。这些称谓至少也有4000多年的历史。

四、祭祀文化

据记载:唐大历十二年(777年),阴雨连绵,雨水霖涝,盐业不振,食盐减产,盐利不佳,盐池红盐自生。盐运使以神佑之功求帝建庙,唐代宗诏赐盐池为“宝应灵庆池”,并封掌管盐池的池神“宝应灵庆公”,在盐池北岸卧云冈建“灵庆公神祠”,开殿设像,加以奉祀,盐池神庙由此始建,创下“盐池封神”“皇帝赐号”“神庙形制”这三个全国唯一的历史史实。另据记载,在唐代以前运城盐池就有“盬宗庙”,庙址在盐池禁墙“东禁门”北大约100米偏东的地方。传说宿沙氏是黄帝的臣子,煮海(运城盐池古名:鹾海、渤澥)为盐,死后人们为纪念他、尊敬他,称其为“盬宗”“盬神”。

五、禁垣文化

禁垣亦称禁墙、禁城。禁垣初创于唐代,唐宪宗元和年间,盐法大坏,私盐盛行,盐利大减。为防止食盐走私,保证赋税收入,朝廷在运城盐池周围修建了水沟、矮墙等非常简陋且规模不大的防护建筑,盐池最早的禁垣雏形——“壕篱”,就这样形成了。宋在唐初建“壕篱”的基础上,环池一周又修建了“拦马短墙”,分东西二门,以便人员出入,有效地护围盐池,朝廷赋税有了基本保证。禁垣完备建成是在明成化十年(1474年),朝廷下诏收回盐池归为国有。禁垣落成后,起到了防止客水(外水)入池、盗盐走私、盐丁外逃的作用,保证政府税收,扩大财赋收入,创造了“规模恢宏,全国唯一”“盐池建墙,全国唯一”的奇迹。

六、古道文化

相传古虞坂是尧、舜时期开凿的一条盐运古道,它的历史可追溯到4300年前左右,与中华文明史结伴而行。《太平寰宇记》记载:“太行山有路,名曰虞坂,周武王封吴泰伯之弟伯雍之后虞仲于夏墟,因虞为称,谓之虞坂。”坂,斜坡。“在山西安邑县南三十里,平陆县东北七十里,古颠岭坂也,俗名青石槽。南通茅津渡,东北通夏县王峪口。悉中条之冲途也。旧时道狭而险。经明御史张士隆修治,可通盐车。”《战国策》:伯乐遇骐骥困盐车处。《水经注》:虞城北对长坂二十里许谓之虞坂,今名青石槽,在车辋谷、二郎谷之东北,属安邑。青石槽盐运古道至今仍存。盐运古道就是活生生的盐文化“活化石”。

七、专城文化

运城是一座“因盐池而生,因盐运而兴”的盐运专城。运城最早见于史书是在战国时期,称为“盐氏”。到了汉代,河东盐官称“河东均输长”,驻节运城,当时名为“司盐城”。汉章帝时又称“监盐城”。这些都与盐池密切相关。到了元代末期,盐运使那海德俊主持修筑城池,名曰“凤凰城”,这时运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城池。运城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唯一的盐务专城,由盐务专城建立了盐务专学——“运学”。此在我国盐务界和运城盐业发展史上,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对后世运城文化教育事业也有深远的影响。“天下运司有五,惟河东有专学”。在盐务专城设置盐务专学,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开历史先河。

八、歌赋文化

运城盐池经典诗歌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后期的农耕文明时代,大约有4700年的悠久历史。如《弹歌》,只有短短的8个字,具有农耕底色,描述了古代先民劳动形态;尧舜时期的《击壤歌》《卿云歌》《南风歌》,反映了德治天下,琴瑟和谐的大同世界;唐代崔敖的《盐池灵庆公神祠颂》、宋代王禹偁《盐池十八韵》、元代元好问《虞坂行》、明代朱裳《捞盐诗》、刘敏宽《海光楼》及景定成《安邑盐池咏》、郭沫若《盐池》、田汉赞《哑姑泉》等,这些诗歌描绘了人们的生活情感和哲理,形成了盐池诗歌文化体系,奠定了盐池诗韵永传的历史脉络,为盐池打上了时代文明的烙印。

九、盐商文化

中国向有“贾出于盬”的说法。盐商最初就是河东盐池的“盬商”。《史记》中记载:猗顿原籍鲁国,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耕则常饥,桑者常寒”,于是“往而问术”。范蠡说,“子欲速富,当养五牸”。十年之间,他用骡马把盬盐运出去,东向齐鲁,西向秦蜀及西域,经过多年奋斗,终成富豪,被奉为晋商鼻祖。因猗顿发于猗氏,河东盐池也称“猗氏盐池”。盐业的快速发展促使了盐业商帮的形成。

十、钞引文化

据《新唐书·食货志四》记载,至唐大历末年(779年),全国盐税收入占全国财赋收入的二分之一,运城盐池每年税收约占全国盐税收入的四分之一,相当于全国总税收的八分之一。唐代实行食盐官卖的“榷盐法”,强行加价卖盐,增加财税,提高国力。宋代实行“钞引法”(也称盐钞法),就是“令商人就边郡入钱四贯八百,售一钞,至解池请盐二百斤,任其私卖,得钱以实塞下”。宋之后,元、明、清各代继续实行钞引法,并加以改进,唐时“榷盐法”,宋时“钞引法”,元时“盐钞法”,明时“折中法”(也称入中法),清时“票号”,虽然名称不一,但实质基本相似。“钞引法”是中国古代盐政史上的一个重要税收政策,多朝实行,影响颇深,意义重大。

赵波执笔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