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5-08
乡村旅游一头连着城市居民消费升级、一头连着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在“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政策牵引下,已成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如何让乡村旅游“火”起来,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换挡提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道新课题。
乡村旅游发展质量高不高、村级集体经济强不强,关键看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应着力强化党建引领,构建“组织引领、社会协同、村民联动”的工作格局,探索“机关+企业+金融机构”组团结对村级党组织,实施村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旅游“一号工程”,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经验做法,鼓励空间相邻、资源互补的村组建合作联盟,通过集群化发展路径,跳出乡村旅游“低小散弱”困境。
是“一村多面”、好评如潮,还是“千村一面”、冷清萧条,乡村旅游搞得好不好,在于是否能因地因时规划布局、突出特色精准施策。基层党组织应在深度挖掘各村资源禀赋上下功夫,科学理性分析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发展趋势,从村寨院落、农耕遗迹等有形载体中找好“破题点”,从传统手工艺、特色民俗文化等无形资产中抓住“闪光点”,确定风格鲜明、契合实际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村民拓宽增收渠道,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乡村旅游聚人气才能赚财气。这需要基层党组织创新方式方法,线上依托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拓展营销领域、革新宣介方式,培育一批懂网络、善运用的“带货书记”、乡村主播,提升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线下改善餐饮、住行等设施,健全长效利益联结机制,运用“积分制”,发动党员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不断优化乡村旅游生态,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质增效。
(摘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