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小馒头带火大产业

——第五届夏都馒头文化艺术节暨面点技能大赛举办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2-20

□记者 常永强 陶登肖

漂亮的馒头玫瑰花束、精雕细琢的枣山、活灵活现的面塑龙、福气满满的寿桃、憨态可掬的各种动物……2月18日,夏县水头镇水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几十米的长桌上摆满了不同主题的花样馒头,石榴、蟠桃、鲜花,以及各式动物造型等,形态美观、惟妙惟肖,展现出面点师们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前来观赏的群众赞不绝口,纷纷用手机拍照、转发朋友圈。

花样面点“玩”起来

小馒头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农村发展活力。为充分挖掘馒头文化和传统手工艺、提高水头镇面点从业人员的技能技艺、扩大夏都馒头品牌效应、延伸面点产业链条、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蒸馍产业,促进群众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水头镇党委政府、中国粮油学会发酵面食分会、安琪酵母股份公司、夏县农村商业银行联合主办的夏县第五届夏都馒头文化艺术节暨面点技能大赛在水头村举行。

多彩花馍惹人爱 

近年来,水头镇重点聚焦馒头产业,突出品牌打造、文化发展、多元创意、引领市场等重点,连续举办馒头文化艺术节暨面点技艺大赛,成立夏县夏香食品有限公司,注册“夏水馒头”商标,建设面花工坊,鼓励面点手艺人创新,融合现代元素,挖掘市场潜力、拓展产品种类。该镇先后组织开展馒头产业培训60余次,参加人数达1万余人,和中小学联合开展文化活动,让大家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同时,水头镇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方式,不断扩大夏都馒头的品牌效应,让传统手艺焕发出新的光彩,打造了名扬全国的夏都馒头劳务品牌,推动夏都馒头成为水头镇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产业。

创意面点显匠心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奋进水头有‘馍’有样 火热夏都蒸蒸日上”,共划分比赛区、展销区、书法区、剪纸区、小吃区、灯谜区、果蔬面花DIY区7个区域,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活动旨在为“蒸馍工匠”搭建推介交流展示的平台,进一步传承夏县工匠精神,把“夏都馒头”品牌打光磨亮,把“夏都馒头”产业做大做强,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信任和肯定这一品牌。

争分夺秒赛技能

当日9时,比赛热闹开场。23支参赛队伍选手们齐聚一堂,同场竞技,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紧张忙碌的景象。大家和面、发酵、揉面、造型、上笼、出锅,一道道工序精益求精,忙而不乱。每个细节都能体现出选手面食技艺的娴熟程度和对于馒头文化底蕴的理解,面点师们暗自比拼,互不服输。

现场竞技评优胜

近两个小时的比拼后,一盘盘形态各异的馒头呈现在大家面前。面点师们围绕馒头的花样、规格、寓意等,向大家讲解了其中的文化内涵。评委们根据花馍造型、发酵程度、色泽、火候、弹性,以及馒头的外观、气味、口感等打分评定。经过激烈角逐,评委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及特等奖,并为获奖代表颁发了奖牌及奖品。

锣鼓敲出新气象

活动现场,参赛选手、围观群众还一同观看了精彩的文艺节目;蒸馍从业人员代表现场分享了创业故事;夏都馒头产业协会及分会成立,并进行了授牌;夏县农商银行对馒头产业协会进行现场授信,并颁发授信牌。活动中,不少儿童在和面、造型的过程中了解了果蔬馒头的制作流程,享受制作馒头的乐趣、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了面点技艺。

摄影 记者 茹雅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