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1-08
□记者 张筱苑
万荣中学迁建一期建设项目鸟瞰 记者 茹雅 摄
凛冽的寒风挡不住工人们施工的步伐。
日前,记者在万荣县万荣中学迁建一期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塔吊在空中挥舞臂膀,机械运转、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声不断,已经完成的一期建筑正在进行室内装修。近200名工人分成多个施工小组,紧张有序地进行各项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灵活使用,设施人性化,多功能教室,绿色环保。”提起新校区的优点,万荣中学校长史旭强用这几个关键词概括。
万荣中学迁建项目是运城市“1311”重大工程项目,位于万荣县城恒磁路以西、华康路以东。该项目于2021年11月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9月投入使用。
该校从老校区的占地80余亩、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到新校区的占地203亩、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迁建后有哪些变化和亮点?
据了解,新校建成后,可容纳24轨、72个教学班、3600名学生就读。
“不仅场地变大了,学位也增加了,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穿梭于工地之间,史旭强为记者介绍正在进行室内装修的1#教学楼的细节。
位于万荣县城恒磁路以西、华康路以东的万荣中学迁建一期建设项目全貌
近几年,我省开始实施新高考改革,“3+1+2”模式增加了学科的选择性。
万荣中学作为一所普通高中,现在的老校区对于学生而言,难以满足新高考改革的要求。顺着史旭强手指的一期建设项目方向望去,“你看,教学楼增加后,在‘选课走班’时也有了充分的空间,再也不是排个课表再选择教室时的东拼西凑。”
万荣中学迁建一期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2#、3#宿舍楼,1#、3#教学楼、食堂及图文综合楼等多个单体建筑。
该校迁建一期项目目前主体结构已经封顶且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看着学校的设计图纸,对于学校的设计细节和使用空间,史旭强娓娓道来。
——在设计上,邀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整体风格主打中国传统书院式建筑;
——在空间上,融合现代书院式风格,采用灵活多变的庭院式、组团式布局,园中有院、院中有园,还有35%的绿化面积可供学生在“天然氧吧”下读书、学习。不仅如此,地上和地下车库均安装了充电桩,为教师提供便利;
——在教学上,本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和个性培养,智能实验室、舞蹈教室、音乐教室、通用技术教室等多功能教室一应俱全;
——在生活上,从现代化校园出发,全面打造智慧校园,从教室到学生宿舍,中央空调、淋浴间、无障碍电梯等设施应有尽有,还有可容纳3000余人就餐的餐厅;
……
“过去在老校区,有学生骨折且班级在5楼,家长需要背着学生上楼上课;对怀孕教师来说,也不是很方便。”在该校工作30余年的教师畅旺学说,“无障碍设施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校区迁建,重塑的不仅仅是环境。
现在,老校区部分学生走读,班主任在管理时存在较大压力,“平常担心最多的就是学生上下学路上是否安全、到校是否按时等琐碎事务,多少会消耗一些精力。”畅旺学说。
在进行统一住校管理后,学生们将从上下学不同步走向“齐刷刷”。
“新校区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住宿,学生的安全有了保障,而且学习的氛围也更加浓厚。关键是,在学校管理学生住宿之余,老师还能抽出更多时间进行备课、复盘。”畅旺学说。
走进室内篮球场,工人正在作业机上安装中央空调。
近期,低温寒潮天气给施工增加了难度。为保障进度,该项目施工单位六建集团生产经理杨贵盛信心满满:“我们采用封窗、加热器加热等专业操作,在确保项目质量和员工安全的情况下,全力加快项目进度。”
据了解,该公司在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的基础上,制定出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表,并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项目进行监控,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目前,万荣中学现有教职员工322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73人,中级教师117人,省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46人。
近年来,该校先后荣获“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西省绿色学校”“运城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新校建成后,该校将在师资力量方面挖掘更多人才,并在改善办学条件、学习环境的同时,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