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1-05
当医生与患者进行手术谈话时,经常会出现一个名词——术中冰冻。对此,大部分患者一头雾水,往往带着害怕、疑虑的目光看待它。那么,现在通过几个问题带您快速了解一下术中冰冻。
一、什么是术中冰冻?
术中冰冻,全称“手术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具体流程是在手术过程中,将切取的病变组织立即送到病理科,由病理科医生及病理技师进行快速制片及显微镜下诊断,最后反馈到手术室。整个过程一般在30分钟内完成。
二、什么情况下要做术中冰冻?
简单来说,就是外科医生希望在手术过程中了解病变部位的性质或病变部位切缘是否干净,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以便及时确定手术方式或范围,并且做出相应的处理。病理诊断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手术台上患者的下一个手术步骤。例如:乳腺肿块切除后的冰冻报告显示为良性纤维腺瘤,则可宣告手术结束;一旦诊断报告显示是乳腺癌,就需要进一步扩大手术范围,甚至切除整个乳房及腋窝淋巴结。而在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时,同样需要用到术中冰冻。如果诊断报告显示切缘未见异常,就意味着手术成功,患者不用遭受二次麻醉之苦。
三、术中冰冻的优点是什么?
这项技术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快速确定组织性质或切缘是否干净,淋巴结是否有转移等,适用于肿瘤患者,避免二次手术的风险,同时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四、术中冰冻的局限性又在哪里?
由于送检组织在低温下迅速冷冻会形成冰晶,可能造成组织的收缩过度,细胞变形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医生观察,又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冰冻取材受限,只能作为一种紧急情况下的辅助手段,所以冰冻无法达到石蜡切片的质量和精准度,因此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可能出现不一致,最终要以石蜡切片为主要依据。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有应用范围的,不是所有手术标本都适用。不适宜的范围:
1.疑为恶性淋巴瘤;
2.过小的标本(检材长径≤0.2厘米);
3.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
4.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
5.需要依据核分裂象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6.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读良、恶性肿瘤。
7.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如结核、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总之,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在手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乎手术台上的手术方式,是临床手术医生比较重视的一个环节。 运城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周朋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