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4-01-03
本报记者 付 炎 韩维元
定基调,聚共识,谋大计。连日来,河津、永济、稷山、垣曲、夏县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事宜。
河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迅速组织传达、抓好贯彻落实。一要全面学习领会,做到入脑入心。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采取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集中轮训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及时把相关精神传达到广大干部群众中去,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二要紧密结合实际,做到落实落地。传统产业提升改造方面,要实施霍煤五星煤业异地减量重组、阳光集团1×170t/h干熄焦等项目,改造提升煤炭、电力、钢铁、焦化等产业;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方面,要抓好抽水蓄能、换电重卡等项目,加快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同时聚力“新稷河闻”工业转型发展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国家级碳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方面,要扎实开展“三个一批”活动,主动争取上级资金、银行贷款和债券资金,全面推行“政府+园区+链主企业”招商模式,确保签约项目投资规模不低于280亿元。同时,积极推进区域共富和龙门景区、薛仁贵故里和“河津窑”建设“1+3”重点工作。三要坚决贯彻执行,做到见行见效。要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省、运城市会议提出的新观点、新要求、新举措,研究制订任务书、时间表、施工图,进一步完善思路、提升标准,确保高质量贯彻执行到位。
永济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会议指出,省委第十二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运城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奋力推动全方位转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委和运城市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迅速在永济全市掀起学习贯彻热潮;要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心工作上来,切实推动中央、省委、运城市委决策部署在永济不折不扣落地见效。要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产业发展这个基础、民生改善这个根本和从严治党这个保障,主动担当作为、认真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推动永济转型崛起。
稷山县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会议指出,要站稳政治立场,准确全面领会会议精神,对标高质量,精准发力,真抓实干。一要持之以恒加快转型发展。工业上,一手抓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成长,特别是加大对煤焦化冶传统产业的帮扶力度,确保重点骨干企业稳住基本盘;农业上,重点实施黄汾高标准粮食基地建设、西范东扩引黄等项目,不断提高粮食产量,深度打造麻花饼子鸡蛋枣“稷山四宝”,增加群众收入;三产上,集中精力打造精品景区、精品线路,精心举办后稷农耕文化节、百名院士稷山行等特色活动,打造热点、激活市场、拉动消费、促进增收。二要久久为功推动乡村振兴。持续打造“稷山四宝”,壮大农村经济;持续推进生态治理,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项目;持续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全力打造沿汾美丽乡村带、板枣公园周边休闲旅游乡村圈、环城旅游路沿途农文旅融合乡村环,选树一批标杆,带动整体提升。三要千方百计创优发展环境。以上率下抓经济,县级领导走到抓发展、稳增长的最前沿,积极主动、善谋善成;真诚服务抓经济,在项目审批上提速“瘦身”,在助企纾困上减负减压,在法治环境上保驾护航,推动企业敢闯敢试敢创新;积极引导抓经济,强化劳动技能培训,支持群众就业创业,拓宽增收门路。
垣曲县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会议指出,全县上下要将思想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提高站位、坚定信心,奋勇拼搏、真抓实干。一要广泛学习宣传。县委常委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多种形式深入包联乡镇(社区)、分管部门开展宣讲,切实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要抓好贯彻落实。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指导分管部门主动认领任务,制订落实方案,推动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垣曲落地生根、结出硕果。同时,要进一步研究中央、省委、市委相关部署,结合实际提出符合垣曲县情的经济增速目标,既要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也要保持中高速的增长,更要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形势所需,确保圆满实现明年经济工作“开门红”。要提前做好项目谋划工作,把2024年计划实施的项目包联下去、列出清单,提出具体要求;要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县级领导要按照项目包联清单,科学制定工作计划,督促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早日投产达效。
夏县县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会议指出,一要持续抓好经济运行,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上下功夫。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做细做实2024年计划实施的重点项目,不断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二要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下功夫。聚焦推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现代农业要坚持“特”“优”战略,培育农产品“特优十宝”,打造运城中心城区的“果盘子”“菜篮子”“米袋子”。三要持续激发消费潜能,在打造运城市消费中心上下功夫。提升夏潮美食广场、温泉商业街等消费场景,培育拓展夜间经济。引进德克士、全季酒店等国内知名餐饮住宿品牌落户夏县,扩大餐饮服务消费;依托天沐水疗中心、夏都体育中心,积极培育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四要持续做优比较优势,在“四城”建设上下功夫。聚焦现代农业、康养度假、文化旅游等县域比较优势,主动融入大局,把夏县建设成为“绿色之城、康养之城、文化之城、活力之城”。五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在增强发展动力活力上下功夫。聚焦重点领域改革,在教育方面让更多学子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在医疗方面要切实解决好看病难的问题;在体育方面要持续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在养老方面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用好招商引资六项机制,重点推进一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六要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上下功夫。聚焦中心县城、特色小镇、和美乡村“三位一体”统筹发展,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主抓手,中心县城加快建设夏都文旅新城,持续拓展优化县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