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探访运城机场改扩建工程——“古琴”奏出“飞天梦”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4-01-01

记者 杨红义 杨 琳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激励全市人民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运城篇章,我报组织记者分赴各县(市、区)、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重大项目巡礼报道,深入挖掘在项目建设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典型,全面展示在项目建设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今起开始刊发,敬请关注。

繁忙的运城机场。     记者 闫 鑫 摄

◆2005年2月,运城机场建成通航

◆2007年5月至2008年7月,跑道由2400米延长到3000米,使机场飞行区等级升为4D级

◆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总投资约4.92亿元的航站区扩建工程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

◆2021年6月至今,总投资32.84亿元的运城机场改扩建工程加速推进,改扩建完工后,飞行区等级将由4D升级为4E

◆2023年11月,运城航空口岸通过验收

◆2023年12月,以运城机场为依托,总投资7.44亿元的运城保税物流中心开工建设

截至目前,运城机场已开通30条航线,通达全国35个主要城市

从空中俯瞰,新落成的运城机场T2航站楼,如一尊象牙白色的巨型古琴矗立在市区东北部。一架架腾空而起的客机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在文脉厚重的河东大地,奏出一曲曲高质量发展的“飞天梦”。

脱胎换骨“涅槃梦”

站在T2航站楼极目远眺,在机场原跑道北侧不远处,一条长3200米、宽45米的新建跑道即将投入使用。

“这次改扩建,我们将原有跑道进行混凝土‘盖被’,作为E类平行滑行道使用,跑滑道之间设置快滑道、端联络道及旁通联络道,大大提高了机场运行效率。”运城机场副总经理裴方军介绍说,“截至目前,新建跑道双向盲降系统及进近灯光系统已安装完毕,空管工程采用全国最先进的系统已安装完成。消防、排水、安防等工程已按照民航标准完成建设,并通过竣工、行业验收。”

运城机场2002年动工建设,于2005年2月建成通航。从破壳而出的那一天起,运城机场就肩负起城市交通现代化的神圣使命,以自我革新的勇毅和担当,一次次华丽转身,一次次破茧蝶变,始终站在运城转型发展的最前列。

2007年5月至2008年7月,跑道由2400米延长到3000米,增加了一条联络通道,使机场飞行区等级升为4D级;

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总投资约4.92亿元的航站区扩建工程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50万人次、高峰每小时875人次、货邮吞吐量8000吨标准;

……

2021年6月至今,作为我市“1311”重大工程项目,总投资32.84亿元的运城机场改扩建工程加速推进。经过此次整体改扩建后,停机位、高峰小时架次均增长1倍以上,分别增加至30个和19架次,最大可起降波音777系列机型,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万人次需求。改扩建完工后,飞行区等级将由4D升级为4E,这标志着运城机场正式步入“大飞机”时代,具备保障大型客机的运行能力,成为华北地区地级市民航机场之翘楚,运城机场实现自正式通航以来的又一次涅槃。

截至目前,运城机场已经开通30条航线,通达全国35个主要城市,特别是将飞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班次增加为每天3班,飞往深圳、杭州、长沙、武汉等主要城市的班次为每天2班。密度更大、网络更优的航线结构有利于促进对外交流合作,更有利于吸引外资来运城投资兴业。

航空口岸“开放梦”

智慧卫检通道、负压隔离区、先期机检等多系统互联互通、科技感十足,自动识别、自动放行、“秒速无感”通关……在运城机场T2航站楼国际厅内,“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的智慧旅检系统,不仅能缩短通关时间,还能提高查验的准确率,使卫生检疫、中国海关、安全检查、中国边检4道关卡畅行无阻,让旅客全方位感受到轻松、畅快、舒适的通关体验。

“此次航站区改扩建,新建了一座2.8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目前,两座航站楼总面积达到了5.5万平方米,其中国际区域面积1.5万平方米,是全省规模最大、基础设施最好的国际厅,为航空口岸开放奠定坚实基础。”裴方军说。

口岸是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也是走向世界的“空中桥梁”,更是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11月23日至24日,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对运城机场和国际货运库进行验收。经评审,运城航空口岸通过现场检查验收,“客+货”监管场所共同落地,成为全省3个正式开放的航空口岸之一。

运城机场在2017年4月获批临时口岸开放,但由于临时开放的有效期为半年,且手续办理等待期长、程序繁琐,取得许可证后就需要准备下一个半年的审批资料。随着运城航空口岸的正式开放,运城机场彻底告别每半年需要申请临时口岸开放的历史,运城对外开放的航空口岸大门真正打开,运城人民的“国际空港”梦得以实现。下一步,运城机场将在原有中国香港、曼谷、芭提雅、芽庄等航线的基础上,争取开通更多的国际(地区)航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极大地方便外商来我市考察投资、旅游采购,也便于本地商贸企业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临空经济“腾飞梦”

飞机在腾空,河东在腾飞。

一条条航线不断增加,一架架客机忙碌起降,人如潮涌,四方云集,让世界变小,让运城变大。

民用航空不仅是一种重要交通工具,更是一个重要产业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对金融、旅游、商贸、物流、先进制造等行业有很强的拉动作用,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载体。调查表明,民航业投入产出的经济拉动比为1:8,对旅游和国际贸易拉动增加值分别为15%和17%,且能直接或间接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

每一寸空间要素在“进”“退”之间,都孕育着下一个城市能级晋档升级的新支点。显而易见的是,临空经济区已经成为区域对外开放的新通道。尤其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不靠海、不沿边,航空无疑是补齐交通短板进而发展临空经济的重要方式。运城走向世界靠什么?靠蓝天,靠高质量发展的临空经济。

2022年至今,我市依托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运城机场,加快申报中国(山西)自贸区运城片区,推动与国内各大重要城市建立航线,大力发展货运业务和现代商贸物流,积极推动形成以临空经济为重要引领的自贸区。

2023年12月1日,以运城机场为依托,总投资7.44亿元、占地219亩的运城保税物流中心开工建设。这是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贯彻落实省市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战略的重大举措,更是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转型发展、迈向国际化的鲜明标志。

“第一阶段占地124.6亩,总投资3.57亿元,建筑面积5.96万平方米;第二阶段建设后期配套设施,占地94.4亩,总投资3.87亿元,建筑面积8.56万平方米。”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自成说,“建设运城保税物流中心,对于完善全省对外开放布局,扩大我市农产品、新材料、纺织、汽车及汽车装备出口业务,加快运城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促进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产业延链扩链都具有重要意义。”

心有凌云志,扶摇上九天。如今的运城机场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枢纽,更是一个能够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机场“古琴”,奏出“飞行梦”;临空经济,昂首新时代!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