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12-25
□任珊珊 黄蓉芳
冬季进补,最好先做“引补”,调理好肠胃功能,才能令进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类人最宜进补
入冬前后,随着寒意渐生,体内代谢下降,体力消耗减少,此时进补,不仅能固本培元,使身体正气恢复,而且有利于驱病祛邪,使体内的阴、阳、气、血、津液得到充实,使身体进入到最佳状态。进补所用的药物多数是温性的,冬季吃不容易上火,而且补肾的效果比较强。中老年人、办公室工作者、脑力劳动者、身体较虚弱者或者平日容易感觉疲劳而力不从心者,秋冬进补更能驱病祛邪,调和气血,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
进补要避免几个误区
误区一:不调肠胃就进补。“虚不受补”是人们放弃进补计划的最常见理由。其实,这一认识有一定错误。专家指出,问题出在进补前没有做好“引补”,导致肠胃无法耐受“大补”。“引补”就是先把脾胃功能调好,可吃些健脾开胃药物,如党参、太子参、炒薏苡仁等。
误区二:盲目跟风进补。人人都说好的补品,最好别盲目跟风。经常有人不辨体质,看到别人进补什么自己也跟风,或者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缺什么,要补什么”,结果往往达不到进补的效果。人们的体质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体质的混合,例如,有人可能既有阳虚,又有气虚,同时还有痰湿症。混合体质者和单纯的阳虚或气虚的进补法不同。辨证错了,就会让人觉得“进补没用”。
误区三:一次用药太多或太少。补品虽好,也要细水长流。有人喜欢一次用药材较多,导致“上火”,也有人“惜药如金”,一点药材煲汤给全家喝。进补的药材必须遵循量要少,持续时间长的原则,人参每人每次不超过5克,每周服一次到两次,阿胶每人每次不超过10克,剂量大了会出现副作用,但剂量太小也不奏效。
误区四:浓茶送药。尽管药食同源,药材可以制作成食物入膳,但药材也是药,进补要遵循服药的原则,不能用浓茶送药,如吃人参、花旗参时喝浓茶;同时也要注意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原则,以免药物相互作用,给人体带来伤害。 (《燕赵老年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