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12-21
□杨颖琦
“一个被冷风吹打了半个世纪的人,一个在写作中孤独前行了三十年的人,深知这世界的寒流有多刺骨,也深知这世界的温暖有多辽阔。”在迟子建的自述里,她这样评价自己。
初读迟子建的文字,感受到的是来自中国最北边的风情和温暖,皑皑大雪里的东北情味。
作为一个北方人,一直对中国最北边的冬天无比向往,想去领略极致的严寒,想象着那一片寒冰冻土上发生的故事。翻开作家迟子建的散文集《也是冬天,也是春天》,走进她笔下如冰雪童话般的故乡,穿过层层雪雾,一次次被别样的东北风光和情味打动。
书中收录了迟子建近年散文新作及其备受推崇的经典散文名篇,配以作者自己拍摄的多幅展现北国风情的图片。翻开书籍,从白山黑水到碧野青空,从清晨日暮到冷月斜阳,从皑皑白雪的冬日到生机盎然的春天,这些摄影图片为散文集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散文集从“好时光悄悄溜走”“我的世界下雪了”“时间怎样地行走”“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渐行渐近的夕阳”6个部分着色,为读者徐徐展开一幅幅充满温馨诗意又饱含乡愁的北国风光画卷。
故乡的一切都令她魂牵梦绕。在她的笔下,有对故乡童趣的怀念,对旧时光里山村风物的感悟,也有对故乡故人的追忆。细品她的文字,仿佛透过书页,走进那个春季满山满坡都盛开着达子香花,远远望去红红的一片,比朝霞还要绚丽的山林;或者随书中人物躺在外婆温暖的臂弯里,游走在午后3点便已进入黑夜的村庄,看着菜园篱笆外的日落和月起,嗅着风雪里邻居门户里溢出的炊烟香气。
在她的眼里,万物有灵,仿佛每一个事物都能生发出自己的生命力,有醉醺醺的红果子,有多情的秋季森林,还有眨着眼睛唱着歌的火炉。
在她的笔下,一滴水的生命是灵动的,邻居的狗、鹅、鸭及前来抢食的麻雀都是充满生机的,阳光会透过婆娑的枝叶投射到她的身上、脸上,脸颊的赤红被她比喻为阳光偷来的世界上最好的胭脂,全部涂在了她的脸上;野草也成了柔软又温情的女子,她写那些野草上的露珠:“那森林里野草可曾记得,我曾抚过你脸上的露珠,啊,当我抚弄你脸上露珠的时候,好时光已悄悄溜走。”让人在阅读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放慢动作,生怕会惊扰了笔下的那些生命。
有人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在她的笔下,童年就像父亲用罐头瓶制作的一盏灯,温暖明亮;又像用红色蜡烛点缀在窗玻璃上的“梅花”,生动有趣。
这不由得让笔者想起自己的童年。童年,对笔者来说,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它来时,只有我知道,是爷爷的自行车后座,是城里可以一直玩到天黑的蹦床,是可以一直坐着免费看书的书店,也是正月十五一家人看的璀璨烟花……偶然间被唤醒记忆,仿佛找到了儿时的感觉。
关于人生,她也写道:“人生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生命的钟表,不能一味地往前拨,要习惯自己是生活的迟到者。”从万物生死中探寻世间真情,从人生的寒冬迈向岁月的暖春,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片段构建了迟子建独有的散文天地。无论是追忆往事、慨叹人生,还是文学漫谈、艺术沉思,字里行间所透出的苍凉与温情,都如同北方雪野中的一抹夕阳,至真至美,也展现了女性独有的温柔和坚韧。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22岁时,父亲去世;38岁时,爱人也离开了她。这些离别让她悲伤恐惧,也让她懂得了生命的美好和脆弱,懂得了珍惜每一个日子。因此,她热爱大自然,爱家乡的群山、蜿蜒的呼玛河、飘扬飞舞的雪花和农田里的豆角花、茄子花……她用这些文字和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本就“既有严冬的磨砺,亦有暖春的幸福”,我们要勇敢地学着接受和包容。
在此刻,去拥抱你的亲人,去珍惜生命的“好时光”,别让它悄悄溜走。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